这几年,聊城茌平县耿店村的大棚蔬菜种植越来越红火,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回乡创业,曹有忠和耿付振,一个是“80”后大学生,一个是“90后”技工,在2018年,他们离开繁华城市,辞去固定工作,回到家乡和土地打起了交道。

曹有忠(左)和耿付振在村里的新型大棚前。(资料片)曹有忠(左)和耿付振在村里的新型大棚前。(资料片)

  1988年出生的曹有忠大学学历,学的是出版发行专业。2010年,大学毕业后,他曾留在长沙工作一年,做过出版校对工作,随后辗转到济南做了电商。“我们村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返乡创业,对我触动很大。”曹有忠说,“看着从小一起玩到大的伙伴们就在家门口种植大棚蔬菜,收入比在外面打工还好,就决定回到老家。”

  2018年,耿店村改造了几十个蔬菜大棚,由于村民种植大棚蔬菜的热情都很高,曹有忠没有获得承包的机会,曹有忠主动找到村支部书记耿遵珠,说出了想在家乡创业的想法。“村里非常重视我们这些年轻人,只要是力所能及的帮助都提供给我们,这是在外面感受不到的温暖。”曹有忠说,耿店村“两委”班子看重他有从事过电商销售工作的经验,还把打造耿店村蔬果生鲜销售电商平台的任务交给了他,看到老人家对他的信任,曹有忠更有信心。

  2018年4月份,曹有忠发现了另一条创业路,秋收季节,他用打工攒下的钱成功流转了50亩土地种植梨树,曹有忠前期投入了20多万元。“要和村里种植的品种形成差异,互相补充,销售要开发自己的客户,不能单纯依赖村里的批发市场。”有过销售从业经验的曹有忠有着较为明确的发展思路,按照他的规划,3年后,这50亩地的年纯收入能够超过50万元。

  “回村之后,我常和村里的朋友们在一起交流。我们都感觉,无论是在外打工还是回到家乡种大棚,都是为了生活。而在家乡,收入不比打工差,还能和父母朋友团聚。天大地大,家乡的生活最美!”

  耿付振,1990年生人,今年29岁,年轻、有魄力,是耿店村“棚二代”的典型代表。3月11日晚,他还在忙着计算辣椒的产量,当天共采摘600多斤辣椒,按照行情每斤4.3元计算,第二天能卖出2400多元。

  “我是中专毕业,毕业后在杭州一家汽车制作公司上班。”耿付振说,他是一名技工,负责汽车制作智能操作,月薪6000元左右。结婚后的耿付振和对象分居两地,看着家乡越来越好,耿付振脑海中闪现出回家创业的想法,当他把回家种植蔬菜盖大棚的想法告诉家人的时候,家人起初开始有些担心。

  2018年9月份,正赶上村子里土地流转,耿付振带着积蓄回到了耿店村,在家人的支持下凑够50万元,盖起了占地30多亩的新型蔬菜大棚。5个蔬菜大棚,足够耿付振忙活的,尽管比之前的工作累点,但耿付振信心十足,2018年12月份,大棚开始见了“回头钱”。

  “现在形势好,菜价也好,比之前在外地上班每月得多赚一倍多的钱。”耿付振说,一家人团聚,不再奔波,在家里也能干一番事业。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王尚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