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郝亚松) 兖州,一个拥有四千年文明的历史古城,一个经济富足、产业基础雄厚、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的新城区。如今,综合实力位居2018全国百强区第64位。1978年,改革开放的一声惊雷,唤醒了它从农业大县到工业大市的转变,完成了从开放兴市到工业强区的华丽转身。

走民营经济之路 敞改革开放之门走民营经济之路 敞改革开放之门

  一场源自于农村的改革,让兖州民营经济受益无穷。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由大到强,兖州民营经济的发展历程就是一部浓缩了的改革开放史,奠定了兖州全国百强县区的经济基石。

  当农村为“包产到户”的好政策而欢呼雀跃时,兖州最早的一批企业家登上改革开放大舞台:李洪信推车卖豆腐、牛宜顺建起打井队、王福连做起小商贸……在这些企业家的带领下,一大批乡镇企业、村办企业如雨后春笋般破土而出并迅速成长。自此,兖州工业经济的“版图”上,除了国有企业,又增添了新的色彩与版块。

  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后期,乡镇企业、村办企业都有一个共同的标签,那就是集体所有制企业。在当时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中,集体所有制是工业企业存在的一种特殊状态,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企业做大做强。随着国家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推行,人们的思想得到进一步解放,陈旧的、束缚发展的传统观念被更适应生产力发展的思维所替代。乡镇企业、村办企业改制也成了人心所向,大势所趋。

  在济宁,兖州秉承着“工业立市”、“工业强市”这面旗帜,把发展工业作为立市之本,放在了发展经济头等重要的位置和高度,率先推行了集体所有制改革。太阳纸业、银河胶带、翔宇化纤、环宇车轮等一批企业陆续改制为民营企业。改制后的民营企业活力和潜力得到极大释放,兖州民营企业发展迎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春天。

积极融入经济全球化 让改革之路越走越宽积极融入经济全球化 让改革之路越走越宽

  民营企业的快速成长,已经成为兖州经济发展的基石。但与国外行业“巨头”相比,还有相当大的差距,特别是在管理经验、制造技术、研发等方面。当时间进入二十一世纪,全球最大的林纸企业——美国国际纸业,全球最具知名的轮胎跨国集团——意大利倍耐力,全球最大的高强力输送带企业——美国固特异公司来到兖州,随之而来的还有巴西淡水河谷、日本伊藤忠、益海嘉里、美国爱科……兖州对外开放进入新时代。

  经过短短“百日谈判”,华勤集团与世界500强企业、全球第五大轮胎制造商意大利倍耐力公司合资,共同投资3亿欧元生产载重子午胎、高性能轿车胎项目,创造了“借外力强内力,以股权换发展”的“华勤模式”。

  太阳纸业与世界500强企业、全球第一大林纸企业美国国际纸业共同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实现了“强强联合”,双方共同投资4.8亿美元生产涂布白卡纸和无菌液态包装纸。无菌液态包装纸技术填补了亚洲空白。

  不沿江靠海,不频临发达地区,在这片狭小的土地上,共有18家世界500强企业落地,成为济宁及周边地区对外开放的高地。如此高的对外开放度,除了兖州良好的工业基础之外,正是源于兖州人坚持解放思想、融入经济全球化的观念,才一步步使兖州工业从无到有、有小到大、由弱变强,并培植出了像华勤集团、太阳纸业一批在国内颇具实力的中国民企500强。

新时代新经济 “兖州路径”越走越清晰新时代新经济 “兖州路径”越走越清晰

  创新驱动未来,换芯拓展空间。企业发展“拼数量”、“拼价格”的时代一去不复返,如今卖产品靠的是质量。推进新旧动能转换,最为重要的是搭建研发平台,搞好产学研合作,提升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和水平,这也是企业立足于市场的“芯”驱动。

  在兖州,换“芯”驱动带来企业“多点开花”:永华机械自主研发的“高速桥式龙门五轴联动加工中心”凭借其优越的性能斩获行业最高奖——“CCTM2018春燕奖”;明匠智能机器人靠智能程序服务于国内外企业;百盛生物依靠科技研发成为全国最大的葡萄糖酸钠生产基地……

  新旧动能转换就是一场全方位的变革,为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步伐,兖州不断完善创新机制,鼓励扶持企业加大自主研发能力,推进技术装备更新、工艺革新和产品创新,在新型工业化道路上稳步前行。

  自去年以来,兖州以新旧动能转换为总抓手,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推动工业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工业经济的“兖州路径”越走越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