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治黄稳定黄河入海流路,黄河三角洲面貌日新月异

  盐碱荒滩变身和谐绿洲

  □ 本报记者 徐永国 李广寅   本报通讯员 于 佳

  入冬后的黄河三角洲,植被早已褪去绿色披上冬装。远远望去,黄河犹如一条金色绸缎,向东奔腾入海。

  从黄河漫流到河流稳定,从盐碱滩涂到绿色湿地,改革开放40年来,稳定的黄河流路为黄河三角洲开发奠定了基础。

  2018年10月,在阿联酋迪拜召开的《湿地公约》第十三届缔约方大会上,中国6座城市荣获全球首批“国际湿地城市”称号,东营市获此殊荣。

  来自全球170多个国家和地区及100多个自然保护组织的与会代表大概不会想到,40多年前的这里是一幅什么景象。黄河在尾闾任性地决口、摆动、改道,“十年河东,十年河西”是真实写照。

  1983年成立的东营市,面临的第一个难题是,无处落脚——黄河频繁摆尾,东营该在哪里建城?

  油田开发也面临困扰。上世纪60年代,在黄河摆动最频繁最剧烈的河口地区发现石油,这里成为全国第二大油田——胜利油田主产区,但不稳定的流路变迁成为油田开发的重要制约因素。

  黄河现有清水沟流路是1976年胜利油田在罗家屋子成功截流,黄河第一次按照人的意愿从刁口河改道而来的。人为干预,帮助黄河选择了一条“回家”的路,可如何才能让这条流路稳定下去,不再对两岸人民生命财产和地区发展造成影响?

  黄河漫流的最根本原因,在于泥沙淤积导致河床抬高,河水无法顺利入海,从而引发河道摆动和改道。

  “想要保持河口畅通,就要让黄河从海动力最强的点入海。”回忆起当年的治黄经验,山东省政协原副主席李殿魁侃侃而谈。他曾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先后担任过东营市市长、市委书记,与黄河结缘,从此把余生精力投入到黄河治理与研究中。

  李殿魁是搞工程技术出身,在他的倡导并直接参与下,稳定黄河入海流路的研究和实践紧锣密鼓地展开了。在研究海洋动力时,人们发现,渤海湾有两股潮流分别从不同方向来到河口地区,两个方向来的海流在这里反复上下摇摆冲刷,形成了一个动力最强的点,即无潮点。

  经过反复研究和深入调研后,东营市、胜利油田、黄河河务部门等联合起来,把海动力科研成果引用到黄河河道治理,于1988年全面启动黄河口治理试验工程。

  为稳定现行流路,他们在河道开展“截支强干、工程导流、疏浚破门、巧用潮汐、定向入海”等一系列治理措施,还专门制造多艘疏浚船,把油田用于生产的高压水泵喷头装到船底,通过高压水把河底泥沙搅动起来,再利用潮汐作用把泥沙带走,把河道清理干净。

  黄河现有流路已经稳定行水42年。“固住河口是一大创举,山东解决了黄河口稳定问题是了不起的。”有专家如此评价。

  《湿地公约》第十三届缔约方大会的主题是“湿地,城镇可持续发展的未来”。因水而建,与水相融。如今的黄河三角洲,早已不再是当初那个黄河漫流、洪水肆虐的盐碱荒滩,

  而是城市、人文、河流、湿地和谐共生的绿洲。

  全球首批“国际湿地城市”称号,东营当之无愧。东营现有湿地面积45.81万公顷,湿地占全市总面积的41.58%。东营每年通过黄河调水调沙改善河口地区的生态环境,有效恢复大汶流、黄河故道等区域湿地35万亩,成为全国湿地恢复最具代表性的区域。

  黄河流路长期稳定,奠定了黄河三角洲开发的基础。当前,东营城市面貌日新月异,与昔日的荒滩碱地形成了鲜明对比,变身为一座崭新的中型城市,2017年年末全市常住人口达到215.46万人,全年实现生产总值3801.78亿元,城镇化率达67.75%。黄河河口的稳定,也让身处黄三角的胜利油田实现原油生产持续上产稳产,建成了全国第二大油田。

  对黄河河口管理局规计科科长李敬义来说,现在的工作依然很忙碌。只是与早前相比,他们考虑的不再是应对黄河频繁改道和漫流,而是如何保持黄河流路更长期的稳定,让这条母亲河在黄三角这片绿洲行走地更通畅。

  (山东24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