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任松高 彭辉  代玲玲  本报通讯员 起帅 兆阳 杨青

  一座城市,只有看清自己所走过的路,才能在千变万化的现实中不断校准前进的方向。

  今年是改革开放40年,也是荣成撤县设市30年。黄海之滨的浪潮与改革开放的大潮叠加,荣成迸发出惊人的力量。30年来,荣成人始终保持着昂扬向上、拼搏进取、敢为人先的精气神,综合实力位居全国百强县前列,成为高质量协调发展的县域样本。

  2017年,荣成一举摘得“全国文明城市”“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全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城市”三项殊荣;在山东大学发布的全省县域科学发展综合排名中,荣成位居第一,创新和绿色发展的成就成为其突出亮点,代表了山东县域产业发展的重要趋势。

  一股韧劲,全力营造最优发展环境

  在荣成,“自由呼吸·自在荣成”这八个字家喻户晓、耳熟能详。这不仅是荣成着力打造的城市品牌,更是努力的方向:让在荣成的每个人都能自由自在地享受生活,自由自在地创新创业,自由自在地成长进步,实现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金秋时节,记者来到位于荣成中心城区的樱花湖。但见湖海相连,满目的海蓝与青翠,人文绿化与自然景观巧然天合。

  樱花湖的历史并不长,但如果把它放在改革开放40年、荣成撤县建市30年的大背景下,它却是一例明证——见证了荣成城市发展变迁,见证了荣成绿色发展、生态振兴的历程。

  十几年前,樱花湖还是杂草丛生、蚊虫肆虐的沼泽地。2017年,荣成市投入1.7亿元对樱花湖进行绿化美化,改造提升湖区环境,如今,这里已经成为荣成市的城市会客厅、市民休闲地和市内天鹅湖。

  在荣成,赋予这份自由和自在的,绝不仅仅是自然环境。

  记者发现,荣成行人穿行马路时,所有车辆有序停驶等待,“礼让斑马线”已成为所有荣成市民的文明举止。这是荣成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过程中形成的一种全民自觉的文明行为。创建文明城市,荣成不仅仅是争一块牌子,更把创城当作一项永不竣工的民心工程,真正做到既赢得了奖杯,又赢得了百姓口碑。

  诚信奠定的社会信任基石,是高质量发展不可或缺的生态环境。2013年,荣成市在全省率先建成社会信用体系,从道德引导层面到制度保障层面,逐步构建覆盖全部信用主体、所有信用信息类别的社会征信体系,将诚信的道德“软约束”变成社会管理的“硬杠杠”。

  与此同时,荣成正以最大诚意为创新创业者营造高效政务生态。在局部突进的改革已难以适应新时代要求的背景下,今年8月份,荣成作出了推进集成式改革的部署,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着眼提升县域治理能力。以行政审批改革为例,荣成在全省率先成立行政审批服务局,把分散在27个部门的196项权力事项集中起来,实现“一枚公章管审批”,审批时限、审批材料分别同比压缩了70%和30%。

  “搞集成式改革,没有成型的经验可以借鉴,困难和压力很大。但如果墨守成规,不可能实现高质量发展,更不可能争先领先。所以不管困难多大,荣成市下定决心把这份责任扛起来。”荣成市委书记江山用这番话阐释了全面深化改革的决心。

  一股闯劲,创新导向重塑发展动能

  三十年来,荣成一直把改革创新精神贯穿区域发展全过程,只要对发展有利、群众有益,就大胆闯、大胆改、大胆试,从思维理念、工作方法、体制机制等方面入手,迈出改革的步子,闯出创新的路子。

  在荣成市经济开发区,康得碳谷项目施工现场,400多名施工人员正紧张施工。这个投资500亿的项目,是荣成近年来投资规模最大的单体项目。预计2025年全部投产后,将成为全球最大的高性能碳纤维生产基地。

  不过,同时和荣成竞争引进该项目的,还有其它省份的多个城市。谈及为何最终选择荣成,康得碳谷科技有限公司总裁王永生表示,“关键是看中了这里的生态环境和营商环境。”他告诉记者,为推进项目,荣成市成立了专门的指挥部,现场办公,突破常规解决项目推进中的问题。

  荣成速度、荣成服务打动了投资商,也打响了“双招双引”的荣成品牌。就在日前召开的儒商大会上,荣成又一举拿下3个大项目。

  “是第一就争,是红旗就扛”的精神,已经融入荣成干部群众的血脉。双招双引,就要招大的引强的;创新创业,就要舍得拿出最好的资源,营造最好的环境。

  “这两年荣成对产业项目特别重视,一个总的感觉是,大体量项目多,新兴产业项目多。”荣成市发改局副局长姜晓萍介绍,如今,歌尔智慧小镇建设稳步推开,华能、国核国家重大专项顺利推进,核能利用国际创新示范园启动建设,黄海造船成功研发南极磷虾船……一批高质量、引领性的产业项目,为荣成加快新旧动能转换,实现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原始创新能力弱是目前县域创新普遍面临的一道难题。记者近日走访荣成多地发现,从研究、开发、人才等各个渠道入手,主动对接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能促进科技成果在县域转化,创造良好的经济效益。荣成与全国60多家高校院所建立了紧密合作关系,建立公共创新平台,达成合作协议300多个,其中180多个涉海项目进入中试和产业化阶段。

  对外引才聚才、对内育才储才。荣成全面推行的“百千万英才计划”,在“十三五”期间安排2亿元资金,通过资金扶持、经费补助、生活津贴等方式,集聚和培养一批人才和团队。良好的产业环境、高效的服务环境、优惠的政策环境,让荣成成为各类人才的重要选择。截至目前,荣成共集聚和培养各类技能人才10万多人。

  一股干劲,海洋经济再创发展新优势

  靠山吃山、靠海吃海,荣成的特色和优势都在海洋。在新一轮海洋经济发展中,荣成渔业靠着一股不服输的劲头,凭着一股渔家汉子的干劲,海洋经济向精品养殖、远洋渔业、精深加工转型,水产品产量、渔业收入等总量指标连续36年位居全国县级首位。

  “过去,都是我们给日本、韩国企业做代工,现在是日本、韩国企业给我们做代工。”在泰祥集团二楼产品展厅,集团下属皇朝马汉外贸综合服务有限公司执行董事郎文强一一介绍着最新产品,“奶酪鱼肠是日本水产株式会社生产的,参鸡汤是韩国校洞株式会社生产的……他们贴的都是‘泰祥’的品牌。”

  传统渔货贸易是座金矿,打开金矿的钥匙是新经济、新业态。泰祥集团抓住“互联网+”的发展机遇,建立起跨境电商平台和外贸综合服务平台,打造了全国首家同线同标同质平台,完成了韩国参鸡汤进口、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鲅鱼水饺出口等多个全国第一单,实现了多项进出口贸易的新突破,年销售额超过20多亿元。

  除近海捕捞获益外,荣成将目光投放至远洋渔业上。实施了印尼、斐济等6个海外基地项目,正在建设北方唯一、全国第二个国家远洋渔业基地,吸引国际远洋渔业资源在荣成集散和交易。如今,荣成已成为全国最大的鱿鱼深加工基地、全国最大的金枪鱼加工基地,全市远洋渔船已达316艘,占全省的70%,远洋捕捞回运比例达到75%。

  面向未来,坚持绿色发展理念,促进海洋经济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成为下一步荣成改革发展的重要课题。目前,荣成投入20多亿元,对爱莲湾、桑沟湾、东楮岛等岸线进行修复,海岸带生态环境得到有效改善,海水水质达到国家海水二类标准以上。

  在爱伦湾国家级海洋牧场,渔民们从“卖产品”变为了“卖海景”,入夏以来,每天数以千计的游人来此感受“耕海牧渔”的别样风情。美国国家渔业协会会长康杰参观荣成海洋牧场后说,这里的海洋牧场实属奇观,美国渔业发展要从中借鉴经验。

  如今的荣成,全市上下正重振“江北第一虎”精气神,在新旧动能转换、双招双引、乡村振兴、经略海洋、生态环保等重点工作上全面发力,全力争当全省县域践行新发展理念排头兵。

  (大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