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改变新疆落后的状况,同时也为了西北边防的建设和巩固,1974年到1984年,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逢山凿路,遇水架桥,用鲜血和生命在新疆铸就了一条让世人肃然起敬的南疆铁路。

  孙敬芳,山东茌平县乐平镇刘兰廷村孙庄人,原铁五师二十五团一营2连1排1班铁道兵,如今63岁的他正是那段历史的亲历者。

一路向西:火车上裹着被子都嫌冷,吃的是压缩饼干一路向西:火车上裹着被子都嫌冷,吃的是压缩饼干

  1976年 3月1日,刚刚入伍的孙敬芳坐上了开往大西北的火车。“上车后才知道是去修铁路,印象里新疆就是远点儿,反正在哪都是建设国家。”这时,年仅21岁的孙敬芳未曾想到,接下来将有一系列的困难在等着他。

  火车一路向西,越走越冷,车厢里没有暖气,孙敬芳把发的绒裤、棉衣全穿在了身上。从西安开始,裹上棉被才能觉得稍微暖和些。“兰州到新疆这段更是冷得不得了,有被子都白搭,火车没座,大家都挤在一起抱团取暖。”

  除了冷,火车上的饭食也是让人难以想象。“那时候都就着热水吃几块压缩饼干”,像是白馒头、热菜这种“美食”,只有火车停靠在军供站时才能吃到一次。火车坐了10天,三两天才停靠一次,期间,孙敬芳仅仅就吃了几餐热饭。

  10号到达吐鲁番,新兵们都还以为到了终点,没想到还有很远的路程,稍作休息后又上了解放汽车,走了很长的时间,终于到了驻地阿拉沟,这时天都已经黑了。想着终于可以好好休息一下了,谁料到“睡觉都感觉还在坐火车。”孙敬芳笑着说。

初到新疆:住的是“土房子”,身上“扒了一层皮”初到新疆:住的是“土房子”,身上“扒了一层皮”

  阿拉沟位于天山腹地,两边是高低起伏的山峦,中间是一条开阔、平坦、狭长的沟道。住的房子挺简陋,“就是土里掺点水活成硬泥,加上木头垒起来,顶上再铺上苇子把、牛毛毡,一间屋子住八九个人,全是上下铺的铁床。”

  孙敬芳说,当年,这样的房子就已经很好了,起码能遮蔽风寒,有的连队直接都住的帐篷。条件艰苦,但孙敬芳却很乐观,“到的时候,先前部队就已经建好了房子,我们直接入住,而且,在家只能吃窝头,到了这还能吃上白馒头、大米饭,菜里有时还放肉。”

  吃得比家里好,但刚到新疆没几天的孙敬芳却发现,自己手上、脸上开始脱皮,“气候太干,这边一年也下不了几次雨,用水洗也白搭,也没有好的治疗办法。”谈到这,孙敬芳皱起眉头,手都有点颤抖。好在不疼不痒,只是脱皮,快两个月身体才慢慢适应。当时,从茌平、阳谷、东阿去新疆了一共38人,无一例外,到了地方就全部“扒了层皮”。

工作艰险:战友睡梦中被落石砸中牺牲,自己也差点被砸工作艰险:战友睡梦中被落石砸中牺牲,自己也差点被砸

  比生活更艰苦的,是工作环境。部队负责的是南疆铁路吐鲁番向西到巴伦台这一段,孙敬芳所在营的任务就是打通燎原2号隧道。“去的时候隧道下半部分已经打通,我们的任务就是把上半部分再打透。”他说。

  山洞里气温很低,一年到头都是零下十几度。冬天,外面零下三十多度,干干活身体上还能暖和些。但到了夏天,洞外三十多度,洞内却依旧零下,每次干完活到宿舍还得换单衣。而且,棉袄天天穿,洞里又潮,衣服破损得厉害,每个人的衣服都“开了花”。

  工作环境恶劣,还充满危险。孙敬芳告诉记者,那时候机械缺乏,开山洞没什么好法子,得先用风枪打眼,再放炮炸,为了保证山洞的稳定,都是先打通隧道的下半部分,上面用木头托着。

  当年,孙敬芳干的活就是往外推石渣。人站在木头上,先用三齿耙子把石渣弄下来,大点的就靠人力搬,下面用小车接着,“地面有铁轨,而且里面高,外面低,每人一个小车往外推,一天得推个十好几车,几车就能磨坏一副手套。”

  回忆起当年推渣的经历,孙敬芳至今还有点怕。 “第一次刚进去时很害怕,虽然两边都有灯,但还是黑。”而且随时都会有石头落下来。有一次,孙敬芳站在木头上弄石渣,突然一块三四十斤的大石头落在身边,吓得他出了一身冷汗。像这样的情况,排里的人都经历过。之后,大家每次工作都很小心,“先得用三齿敲敲旁边的石头,没松动的才敢继续干活。”

  即便如此,还是会有事故发生。刘玉喜是孙敬芳的茌平老乡,也是隔离连队的战友,1976年二人一起来到的新疆。铁路施工的地方在半山腰,住房在平地上,刘玉喜那天上的夜班,白天正在屋内睡觉。谁曾想,施工放炮,一块大石头被崩落,砸穿屋顶直接落到了刘玉喜的身上……

  当时听到这个消息后孙敬芳很难受,毕竟之前都认识,这么年轻就牺牲了,有点难以接受,他至今回忆起来仍一直叹息。

岗位调换:告别一线干了材料员,“发铁锹也是为国做贡献”岗位调换:告别一线干了材料员,“发铁锹也是为国做贡献”

  在一线干了6、7个月,孙敬芳被调到了连部,担任材料员的工作。整个连队,就只有孙敬芳一个材料员。以前工作是三班倒,有时间休息,现在自己一干就是一天。

  部队的施工工具,小到手套、铁锹,大到水泥、炸药、导火索,孙敬芳每个都记得清清楚楚,“领一件,我也得记录下来,谁也不能乱拿。”在孙敬芳担任材料员的这两年多的时间里,连队的所有工具都记录在案,没丢一件。

  “连队缺啥,我每个月都得做报表去营部领。”孙敬芳回忆,当时领的最多的就是三齿耙子、炸药、雷管、导火索。用小推车去推,每个月一般两三车就够用的。

  从一线转岗“二线”,孙敬芳并没有失落,在他看来,“全连队都需要我,我这个岗位很重要,发铁锹也是为国做贡献,也是修铁路。”

  劳逸结合:打篮球、看电影,“一切都为了更有干劲” 

  修建南疆铁路条件极其艰苦,但是在工作之余,孙敬芳和战友们还是想方设法找些“乐子”,部队也会给官兵们提供不少娱乐活动,劳逸结合,确保工程顺利进行。

  孙敬芳在一线施工时,部队实行三班倒的工作制度,干完5/6个小时的一个班次后,剩下的时间都可以休息。对于孙敬芳来说,下班后的时间是最美好的。驻地有一个篮球场,还有俩室内乒乓球台,一般他会打一个小时篮球,剩下的时间,除了洗洗衣服,孙敬芳基本都泡在排里的“图书馆”里,“读读书,写写字,觉得是对自己的一种充实。”

  部队每周日都会全体大休一天,偶尔还会有口福吃到水饺。“连队发东西,排里自己包,最多的是白菜,还有肉,韭菜的基本没吃到过。”在孙敬芳看来,这简直就是“无上美味”——尽管已经过去40多年,每次想起还都会咽口水。

  在部队里,大家最期待的、也是最奢侈的娱乐活动便是看电影,“那时候天天盼着电影队来,但时间不固定,有时一个月来一次,有时半月来一次。”孙敬芳说,连队基本上都是晚上快7点到团部,所有队伍几百人都坐在大广场上看电影。到了冬天,驻地的温度接近零下三四十度,每个人都是穿着“四皮”:皮大衣、皮帽子、大头鞋、皮手套,坐着马扎,“有人冷得都跺脚,但还是很高兴”。一回忆起当年看电影的经历,孙敬芳每部片子都记得很清楚,“当年看过《红楼梦》,还看过《钢铁战士》 ,晚上到了宿舍,大家都聊剧情,熄灯后快半小时才能睡着。”

  支持寻找烈士后人,希望去新疆看看“不在的战友”

  恶劣的环境,繁重的劳动,单调的生活,孙敬芳在新疆一待就是5年,其间仅仅回家探亲过一次。1979年7月,孙敬芳离家后4年,终于再一次见到了自己的家人。“在家待了20天,家人都不想让走,但铁路还得需要人去修。”

  如今,再回想起40多年前修建南疆铁路的那段经历,孙敬芳感慨“完成了国家交给的任务,很自豪,而且一直想去新疆再看看,见一见自己的那些老战友,不管是在世的,还是不在的……”

  资料显示,南疆铁路476公里,要穿越100公里的戈壁滩,50公里盐泽地,200公里大山区,工程艰难可想而知。据统计,修建南疆铁路吐鲁番到库尔勒这一段,就牺牲了268名铁道兵,咽喉工程更是每百米牺牲一人。

  当听说齐鲁壹点要组织“为烈士寻亲”活动时,孙敬芳连连说这是个大大的好事:“那些牺牲的战友们,更值得纪念。”

  落叶归根,希望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能够让革命烈士们早日魂归故土。

  9月30日,是我国第五个烈士纪念日。在节日到来之际,齐鲁壹点联合今日头条,共同发起“为烈士寻亲”公益活动,为投身于祖国建设、长眠他乡土地的烈士寻到家人、早日魂归故里,让烈士的后代得以祭奠先人、诉说亲情,也让更多人了解到烈士们的光荣事迹,将这种红色精神、革命传统传承下去。有相关线索的读者,可拨打电话18865935197或者通过齐鲁壹点情报站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反馈,共同为烈士寻亲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