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随着学院采风队伍的步伐,我们来到古村的第三站——卧云铺。

  卧云铺位于山东莱芜市莱城区茶业口镇,处在齐长城脚下,是山东首批传统村落之一。卧云铺的历史大概有五百年之久。因其村庄位于泰山霹雳尖悬崖的中间,海拔在600米左右,村庄长年被云雾覆盖,人躺在床上就好像躺在云彩上一般,所以小村取名卧云铺。这真是一个浪漫而又诗意的名字,古有诗人观此村叹曰:“以云为铺,倚天则卧”。

  走进卧云铺村,首先看见的是一个不规则四方的水潭,潭水碧绿,有两棵硕大的槐树掩映在湖边,湖中的红色锦鲤在水中自由地摇曳着尾巴,湖水因鱼儿的游动,泛起了层层涟漪,平添了许多生机。

  再往里走先看到的是村西的观音庙,屋顶由灰色的瓦组成,瓦当和滴水相间分布,墙体则以灰色石砖构成。檐下的梁枋以宝蓝色作为底面的颜色,中间图案以双龙戏珠为样式,呈现出活泼生动的气势。其余两边饰以绿叶黄蕊粉莲,使梁枋的装饰显得格外精美。

  庙门的两边有一副对联:“千处祈求千处应,苦海常作渡人舟”。走进庙里,只见当中端坐着观音娘娘,她身披正黄色的披风,端坐在红色的莲花底座。她神态安详,慈目低垂,像是以悲悯的目光看着世间的芸芸众生。当地人十分信奉观音娘娘,把她看做是渡劫化难的神灵,常去庙里虔诚地敬拜。

  沿着石头路往上走,发现村中无论何种建筑均以石头构成,除了石房石屋,还有石街石道、石房石墙、石桌石凳、石碾石磨、石桥石栏、石碑石碣、石井石窑、石缸石盖、石锤石板等比比皆是,就连狗窝鸡窝也都由石头构成。

  经过了解,这些石头建筑都是由当地一种特有的石头,叫做十八行(xìng)子,每层厚薄不一,颜色不同。当地人以十八行子筑墙,青色石料筑阶,构成了这里的石屋,石阶,石巷,俨然是一个石头城。

  在卧云铺里,一座座石头垒成的房屋错落有致地分布在村落的各个地方,每块石头都携带着过去的沧桑历史,世世代代已经与村人的生命融在一起,成为村庄血肉的一部分。

  从一条石板路漫步过去,看到路的尽头有一棵茂密的大树,有石桌石凳坐落于其下,几个上了岁数的老人坐于在那里闲谈聊天。

  跟其中的一位老奶奶闲聊他们水都是从哪里取,奶奶告诉我说原来打的都是井水,现在都用上了自来水。聊到最后,老奶奶还热情地请我吃他们自己家种的枣。我感到这里的民风淳朴,人们也热情好客。

  卧云铺村有王、张、李、刘、苏、吴、闫七姓人家,一姓一大院,以族聚居。其中王姓大院是卧云铺村第一个来此定居的人家盖的。立村始祖王三栗因为此处有一泓清泉,才在这里扎根生活。王三栗是一个石匠,他在这里就地取材,搭建起了石屋,为自己和家人们遮风挡雨,后来越来越多的人家来到这里居住,其中就包括那六姓人家。

  刘家大院是一个大四合院,正房有七级台阶,建有月台,其它房子的台阶依次是五、三、一级,体现了传统的尊卑理念。刘家的先祖是从淄博逃难来的,刘家最初几代人勤劳能干,再加上王家人的帮助,刘家很快就壮大起来,在王家赠与房屋的基础上扩建而成,它与王家大院只有一墙之隔,通行方便。这是一个人们互相扶持的故事,从中可以看出人性本来的淳朴善良和乐于助人。

  诞生于抗日烽火中的《泰山时报》,也曾在卧云铺村停驻,时任泰山地委委员宣传部长的高启云同志就曾在这里的石屋中住过,他指导和参与了《泰山日报》的创办和发行。每期报纸约印发1000份左右,通过战时邮局七匹战马逐期分送到所辖七县各处。《泰山时报》在动员和鼓舞泰山地区人民积极参加抗日斗争,宣传党的思想发挥了重要作用。

  我抚摸着路旁墙上一处拴马石,它的内环已经被磨得光滑无比,运载报纸的战马曾在这里休憩,然后又马不停蹄地奔赴它的目的地,为那里的干部群众带去国内外的大事和党的最新指示。触摸着墙上的石头,我似乎能够感受到革命前辈们在敌人的包围下,依然创办报纸的不屈精神,是那样的奋发,那样的热烈,就如同这里坚硬的石头一般。

  得力于政府和社会各界的支持,卧云铺凭借它得天独厚的自然景观和人文内涵,得到了较好的开发。现在村里已经将村里的几个石屋改造成方塘茶社、牛栏酒吧和爱情小屋等主题石屋,吸引了很多年轻人前来旅游观光。

  虽然卧云铺村已经得到了开发,但时至今日,卧云铺村人依然过着简单朴素的生活。他们至今依然用石磨和石碾磨粮食,吃自己家种的粮食和蔬菜,有时也会去山里打井水。

  村里大多数都是老人,我没有看见年轻人和小孩子们。当问及他们的子孙都去哪儿了,几个老人都是说到淄博博山区去了。我在心里不禁暗暗有点担忧,当百年之后,老人们都已作古,村子里只有石屋依旧,而再无他们的主人,谁又来维护这些有几百年历史的古石屋呢?或者是任凭后人们把它改造成纯商业的旅游胜地,却再无过去村里的人烟炊火吗?

  鲁迅先生说:“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和我有关。”关于古村未来的何去何从,值得我们深思。

  (作者:马慧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