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脸识别、视频AI,这些“高大上”的技术已经应用在济南城市管理中。近日,济南市“智慧城管联合实验室”成立,将通过城管执法人脸识别系统识别流动摊贩,提高执法效率的同时,探索“非接触性执法”,避免暴力抗法发生。10日,市中区城管开出了济南首张流动摊贩人脸识别罚单:罚款200元。

  执法人员用手机拍照,将瓜贩照片传到人脸识别系统。济南市中区综合行政执法局 供图

  瓜贩照片传系统后台

  5分钟就反馈信息

  每年夏天,济南都会设置一批“西瓜临时销售点”,实行定时、定点经营,既是为了方便瓜农销售自产西瓜和市民购买新鲜西瓜,也为了方便城市管理。然而,有些瓜农竟随意改动销售地点,影响了交通和市容市貌,也给城市管理带来了不便。

  市中区综合行政执法局每天都对西瓜临时销售点进行巡查,严查瓜农随意更换地点、搭售蔬菜等行为。“瓜贩存在流动性,最难查的就是更换地点的行为。”工作人员说,6月9日,瓜贩王明(化名)在被执法人员检查时,辩称有销售资格并且售卖的地方就在舜耕路山东财经大学附近。

  “当我们要求他提供有效核实身份信息时,当事人故意刁难我们,给执法调查制造难度,妄图逃避处理。”为打破僵局,执法人员利用市中区城市管理指挥控制平台(手机端)的人脸识别功能,将王明的照片传送到了数据后台。

  通过上传照片取证分析,5分钟后,系统后台人员向执法队员手机端反馈,当事人的姓名、身份信息等相关资料提示王明为2018年西瓜摊点帮扶对象及相关审批信息,销售地点是济大路沿线附近。

  试点建设诚信体系

  破坏市容将处处受限

  在铁的事实面前,王明承认自己擅自改变了销售场所,抱着侥幸心理不配合检查,但没有想到现在技术这么先进,立刻就被识破了。工作人员表示,按相关规定,执法部门除了给予当事人罚款200元的行政处罚外,西瓜销售点的销售资格也将被暂停半个月。“当事人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行为,对惩罚结果表示接受,承诺以后不再擅自更改销售地点。”工作人员说。

  这张利用人脸识别技术做出的罚单,是市中区综合行政执法局开出的济南第一张流动摊贩人脸识别罚单。据了解,自今年4月市中区城市管理人脸识别系统交付试运行后,市中区城市管理的一切帮扶优惠政策的大门,将对存在违法记录的当事人予以“关闭”。

  市中区综合执法局相关人员表示,不能让违法当事人既享受着城市的帮扶,又破坏着我们这个城市的市容秩序。“当天暂停的只是一个西瓜销售资格,今后,市中区城市管理中,要试点实施全方位的诚信管理体系建设,让破坏城市形象的人,一次违法,处处受限。”

  发现、预警、转办、处置

  全部流程仅需30分钟

  “流动性大,易反弹,违法成本小,执法成本高,如何有效根治这些难题,是摆在城市管理工作者面前的课题。”市中区综合行政执法局工作人员称,摆摊设点、店外经营、游商小贩、占道经营,都是城市管理中难以解决的顽疾,市中区“人脸识别系统”就是借助于互联网与大数据等技术手段,为一线执法人员和一线业务打造的一套人脸识别大数据分析平台,破解这几大城市管理的瓶颈问题,有效改善居民生活环境和执法部门治理环境。

  据了解,市中区已采集录入违法信息和管理信息500余条,改进系统运行问题数十处,并且除建立违法信息数据库以外,还建立了社会服务数据库,将2018年“西瓜地图”信息录入人脸识别服务数据库,建立完善“人脸识别+地图”管理手段。

  工作人员介绍,今后市中区计划在辖区主要场所区域,特别是占道经营等违法行为高发区域安装人脸信息自动采集识别装置,不需要人工“盯守”大屏幕,识别装置会自动搜索、锁定大数据库中有过往违法行为记录的违法人员,建立从自动发现、预警、转办到处置的“30分钟工作法”。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孙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