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悉,我省每年死亡人数约70万人,目前,我省的经营性公墓已出现接近饱和的状态。与此同时,随着社会开放程度增加,以及有关部门奖励程度的加大,花坛葬、壁葬、树葬、两代葬等生态安葬的公众的接受度也越来越高。

  “再有一万个墓穴,一年也能消化完”

  据了解,我省每年死亡人数约70万人,仅沂水一个县每年的死亡人数就能达到8000人。山东平均每年火化60万具遗体。但是,我省的经营性公墓却出现了接近饱和的状态。

  早在三四年前,省城的玉函山安息园就已无墓穴可卖,每年只有部分迁走的可腾出小部分墓穴。玉函山安息园副所长孙建军说,由于安息园离市区近、建成时间长、管理规范,市民的需求量一直非常大,“现在有一万个墓穴,一年也能消化完”。

  而淄博玉皇陵公墓办公室主任董传业也表示,目前陵园剩余的公墓还剩下最多三分之一,预计不到20年就全部饱和。

  据悉,随着土地的日益减少,人类对土地的需求量也在扩大,山东省每年平均火化尸体近60万具,约占全国火化总量的十分之一,传统的墓地安葬方式,日益凸显占用土地、浪费资源、破坏环境等弊端。尤其在老龄化越来越严重、耕地问题越来越严峻的当下,节地生态安葬显得更加迫切。

  近年来,社会逐渐倡导生态安葬占地面积小,减少对环境的破坏,具有环保、节能和成本低等特点的安葬方式,推行生态安葬是能够给后代留下绿水青山,让生命回归自然,这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

  山东7个地市奖补生态安葬

  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接受生态安葬这种节地安葬形式。

  4月2日下午,玉函山安息园内的玉函追思苑内,散落着菊花。“分两批共有60个人在玉函山安息园进行花坛葬。”济南市殡仪馆相关人士介绍,目前花坛葬仍然有不少市民报名参与。孙建军介绍,近年来,认可花坛葬的群众越来越多,而2015年时只有20人选择了这种方式安葬。

  而福寿园从2004年就开始推广草坪葬,之后推出花坛藏、壁葬等形式,目前节地葬已经占比20%。福寿园国际集团山东公司总经理丁伟刚说,总体而言,随着社会和科技不断进步,人们的思想观念不断发生变化,墓位小型化、墓碑艺术化、陵园景观化的理念正成为趋势,例如福寿园推出草坪葬的头几年,认可的群众只有个位数,而去年已有80多家选择这种安葬方式。

  记者从省民政厅获悉,青岛市自开展骨灰撒海以来,约有2万具骨灰撒入大海,节省土地50亩,节约开支4亿多元,节约木材1万余立方米。

  公众对于生态安葬的接受程度越来越高,也与各地出台的奖补政策有关。省民政厅社会事务处相关人士介绍,济南、青岛等7个市对选择骨灰撒散、海葬、树葬等节地生态安葬的逝者家属补贴1000元至4000元,受益群众2000余人。济南市从2018年1月1日开始,对骨灰撒散或骨灰海葬、河葬的,奖补4000元,对使用可降解骨灰容器或骨灰直接入土不留标志的,奖补3000元,对骨灰深埋不留坟头的奖补20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