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的海河,碧波粼粼,秋风送爽。28日上午,海河吉兆桥段,第十三届全运会正式开幕后山东代表团的首金,由陈翠明在女子轻量级四人双桨决赛中摘得。陈翠明的这枚金牌,除了要感谢培养自己的山东体育局,还得益于本届全运会一项新政:跨省组队。

  事实上,山东代表队28日上午在赛艇项目揽下的四枚金牌,都是这一新政催生的结果,跨省组队如何诞生、效用几何,一时成了大家热议的话题。

  新形势下的新举措

  在体育运动发展的新形势下,天津全运会进行了多项改革,比如设置群众体育比赛项目、青少年比赛,邀请海外华人华侨高水平运动员参赛,容许局部群体项目跨省、跨地域组队等等。竞技比赛当中的跨省组队,也是这一系列变革措施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在跨省组队的框架内,部分4人以下(含4人)项目可以跨单位组队,这项改革措施涉及游泳、田径、羽毛球、乒乓球、皮划艇、自行车、赛艇、帆船、网球、排球等10个大项49个小项。

  山东体育局积极响应总局跨省组队的改革要求,在8个大项、34个小项上开展了跨省联合组队工作,在全运会正式开幕的第一天,跨省组队就用4枚金牌给大家带来了一个不小的惊喜。

  陈翠明在赛艇女子轻量级四人双桨上的首金,是同四川名将曾雪梅以及两名浙江选手协作的结果,其他三枚金牌,在山东队队员身后,还有贵州、天津、北京等跨省队友的通力合作。

  余成刚二十载圆梦

  在跨省联合的举措下,一批老将在即将告别赛场之际终于圆了冠军梦,在男子轻量级四人单桨项目摸爬滚打了近20年的余成刚,就是这批老将的一员。

  今年35岁的余成刚,从1999年开始从事赛艇运动,2006年进入山东队训练比赛,2009年被征召至国家队。2014年仁川亚运会,在男子轻量级四人单桨比赛中,余成刚获得冠军,此外,他还是2012年伦敦奥运会、2016年里约奥运会中国赛艇队一员。

  尽管早早成为国家队一员,但由于省队队友实力一般,余成刚一直未能获得该项目全运会冠军,在天津全运会跨省组队的新政下,他终于等来了机会。

  余成刚同省队队友赵景滨、国家队队友、浙江队的王铁鑫组成奥运班底,辅以贵州选手李小雄,一举超越卫冕冠军湖南,完成了登顶。

  “练赛艇小二十年,今天终于圆了全运冠军梦。”余成刚激动地说,“此刻,我的爱人、孩子正在赶往天津的路上,特别想同他们见证这一时刻。这么多年,亏欠他们的实在太多,孩子今年四岁半了,我跟他在一起的时间,总共也不超过三个月,接下来总算可以好好陪陪他们了。”

  从长计议利大于弊

  早在全运会正式开幕前的跳水、乒乓球预赛开始,联合组队给天津全运会带来的冲击,就已经显露无遗。

  全运会乒乓球预赛,男双出现了马龙/许昕这样的“奥运组合”,女双也涌现了丁宁/刘诗雯这样的强强联手。据统计,混双赛场,获得全运会决赛阶段参赛权的16对选手,“跨省联合”多达8对,占据了半壁江山,其中不乏樊振东/朱雨玲、梁靖崑/文佳这样的准冠军组合。

  毫无疑问,跨省组队的新规,让全运会决赛阶段比赛更具竞争力、更有看点,让省与省之间的优质资源得以重新优化升级。“我们太欢迎跨省组合了,本来我们只有个别特别突出的独苗,以往只能参加单项,现在可以和其他省队的队员搭档参加双人项目,对运动员来说一举三得:既增加了大赛经验,又增加了双人配合的体验,还增加了比赛机会。”北京跳水队领队李苑直言。

  山东赛艇队领队王旭涛表示,跨省联合让国家队队员在全运会强强联手,备战全运会就是在备战奥运会,“赛艇这项运动除了对队员身体素质的要求,更需要队员之间的默契以及长时间的磨合,跨省联合给了国家队队员合练的机会。”

  不过,跨省联合并非完美无缺,“从3月份开始,我们在一起交叉配艇,大家原来不在一个省,性格、风格都不一样,在一起出现过很多小插曲,闹过很多不愉快,大家花了很长时间才逐渐捏到一起。”陈翠明坦言,当然,这些小的不愉快,在赛艇整体水平提升面前,基本可以忽略不计。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刘伟 8月28日发自天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