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在全国城市发展版图上,合肥是最耀眼的明星之一。作为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副中心和“一带一路”节点城市,合肥有着一大堆响亮的名片,他是皖江示范区、合肥经济圈、合芜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核心城市。从排名靠后的中部省会城市,一跃成为经济总量增速最快的长三角副中心,近十年来,合肥的发展速度惊人,在全国省会城市中,合肥主要经济指标总量从“十五”末的第17位、18位左右,提升至前10位或接近前10位。合肥的广度、速度、高度和厚度,成为这座城市突飞猛进的标志。

合肥市滨湖新区夜景。许晖 摄合肥市滨湖新区夜景。许晖 摄

  广度:从“环城”突围拉开框架

  如今的合肥,对于很多人来说是名副其实的“大合肥”。不少人上下班都要“穿城”二三十公里,花上一两个小时。但就在十多年前,合肥还不大。而放在更长的历史维度来看,合肥在建国前,还不过是个小县城。郊区“环抱”城区的格局,成了制约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利因素。

  2002年,当时的合肥市委市政府经过大量调查研究和反复论证,提出对城市版图进行调整。这次调整,拉开了城市的框架,打通了城乡的间隔,原来“农村包围城市”的格局被打破,城市化的进程加速了。行政区划调整后,市区总面积增加76.37平方公里,达到596.01平方公里。

  随着城市框架的打开,合肥的格局也不断开阔起来,这从城市定位的不断提升,可见一斑。翻阅合肥“十一五”规划,当时的目标定位为“现代化滨湖城市”,而在五年后,这一目标被表述为“现代化滨湖大城市”。一个“大”字,展现了合肥空间格局的改变。

  2006年,合肥启动滨湖新区建设,城市开始向南扩张。2011年8月,合肥再次对行政区划进行调整,800里巢湖成为合肥的“内湖”。空间战略上,从“141”组团升级为“1331”组团,国家级合肥滨湖新区也在积极创建。

  到了“十三五”,合肥有了新的目标——成为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副中心,整个城市也正从“环城”向“滨湖”,再向“环湖”,甚至“临江”转变。 这座城市的广度,渐渐延伸到了大江大海。

  速度:后程发力中部省会居首

  城市框架的拉开,带来了合肥整体经济实力的提升。2002年,合肥经济总量只有400多亿元,在中部省份的省会中也排名靠后。2006年时,经济总量上升至1073.86亿元,在全国省会城市排名中终于实现进位。到2008年,合肥经济总量连续超过南昌、昆明,再前进2位。“两连跳”后,合肥经济发展开始走上快车道。

  到2015年,经济总量超过福州和长春,位居全国省会城市第12位。多项核心经济指标跨入全国省会城市前十位。同时,合肥占全省GDP总量达到25.7%,稳居全省第一。经济增速居长三角副中心、中部省会和省内城市首位。在全国省会级城市中,连续10年经济增长保持两位数的,只有3座城市,分别是合肥、贵阳和西宁。有相关机构做过统计,近十年合肥经济平均增速达到14.91%,在全国省会城市中折桂。

  高效率的背后,是“效能革命”后形成的制度保障和规则支撑。在合肥,工业项目3个月内就能办好手续,开工建设。建设项目查验申报的办理时限,在合肥最多只需8个工作日,而在有的城市则需要100多个工作日。行政审批制度的改革,优化了审批流程,也让市场环境变得透明,公共资源交易更加顺畅。

  近年来,在很多大项目上,都淋漓尽致地展现了合肥速度的魅力。比如滨湖新区的万达文旅城,王健林就感慨,“合肥市委市政府鼎力支持,双方创造了新的合肥速度,签约到开工是一个神话。”而万达文旅城也给合肥带来了巨大的提升,滨湖新区从合肥市民的后花园,开始定位成世界级旅游目的地,游客数量成倍猛增。

  高度:自主创新搭建国家级平台

  今年初,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获批,让合肥成为全国继上海之后,国家正式批准建设的第二个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这让合肥的科技创新,再次成为全国乃至世界的焦点。但更值得关注的是,这座城市对科技成果转化为创新产业的执着。拥有中国科大、合工大、中科院合肥研究院等众多科教资源的合肥,科技成果不胜枚举,但如何跨越科研成果到产业成果的“死亡峡谷”,推动产业发展从制造到创造,是合肥这些年来孜孜不倦的追求。

  十一五期间,合肥的城市口号就是“包公故里,科教名城”。到了十二五期间,口号改成了“大湖名城,创新高地”。从科教到创新的差别,代表了合肥对创新的渴盼。这种渴盼落脚在具体的项目的措施上。尤其是安徽省、中国科学院、合肥市、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四方共建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先进技术研究院,希望走出一条政产学研用结合的协同创新之路,促进基础研究成果向先进技术和现实生产力的转化。

  中科大先研院成立后,努力成为转型发展、创新驱动的“芯片”,在中科大海内外校友中形成了“蜂聚效应”,在中国科学院有关研究所中也形成了“磁铁效应”更在社会各类高技术和投资企业中形成了“溢出效应”。而与此同时,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知名高校,也纷纷来到合肥,校地共建,将高校院所的科研成果带到合肥,转化成先进产业,这些都将是合肥未来发展高度的奠基石。

  而随着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开建,合肥也将打造一批重大创新平台,超导核聚变中心、国家量子中心、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联合微电子中心、离子医学中心、智慧新能源集成创新中心、大基因中心等七大平台,将把合肥打造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创新之都。

  厚度:城乡面貌焕然一新

  这些年来,让合肥人引以为豪的,还有城市“大拆违、大建设”的力度。2002年的行政区划调整之初,合肥100米以上的高楼可能还不足10座。如今合肥不仅遍地高楼林立,“顶峰”也直逼600米。

  2005年开始,合肥因一场大刀阔斧的“大拆违”引起社会关注。随之而来的2006年,“大建设”成为主旋律。这一年,安排建设道路115条、桥梁27座,道路总长180公里,拉开了合肥现代化滨湖大城市建设的序幕。

  2006年9月30日,全长7000多米的金寨路高架桥正式动工,打响合肥高架时代“第一枪”。十年后,不仅有9条高架穿梭在合肥上空,合肥轨道交通1号线也开通了“地铁时代”。多条轨道交通线路同时开工建设,到2020年,市民可乘坐的地铁线路多达5条。

  合肥还抓住了高铁时代的机遇,多条高铁线路经过合肥,让合肥成为高铁版图中的交通中枢,形成了米字型的高铁网络,这让合肥到北京、上海的距离缩短为四个小时和两个多小时,极大地促进了合肥承接先发地区的产业和人才流入,为这座城市增添了新的动力。

  (新安晚报记者 项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