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林神道起始的“万古长春”坊孔林神道起始的“万古长春”坊

  “至圣先师、见贤思齐、慎终追远、举一反三、温故知新、君子怀德、小人怀土、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说到孔子,我们总会有很多的词汇来描述对他的见解。文人用笔墨和文采记述对孔子的景仰,摄影师则会用镜头向外传递与孔子有关的实物明证,而这也是弘扬孔子儒学风采的一种手法。11月28日,“孔子家乡•好客山东”国际旅游摄影大赛第一季第三次采风团在曲阜采风进入第二天。采风中,摄影家们分别进入孔林、孔府和少昊陵,用镜头诠释冬日曲阜不一样的美景。

  上午,采风团一行乘坐中巴车来到孔林后,原本阴郁的天空开始逐渐转好。 从“万古长春”坊,到“至圣林”,摄影师们每走一步,都要停驻一会,用各种角度展现孔林的别样风采。

  孔林,又称“至圣林”在曲阜城北1公里,占地3000余亩,是孔子及其家族的专用墓地,已有2500多年历史,也是目前世界上延时最久,面积最大的氏族墓地。它是我国规模最大、持续年代最长、保存最完整的一处氏族墓葬群和人工园林。孔林神道长达1000米,苍松翠柏,夹道侍立,龙干虬枝,多为宋、元时期所植。在神道始端是“万古长春”坊。石坊为明万历22初建时所刻,清雍正年间重修加固。石坊上雕有盘龙、舞凤、麒麟、骏马、斑鹿、团花、祥云等精美图案,气势宏伟,造型优美。林道的尽头为木构牌坊的“至圣林”,这是孔林的大门。从这里进入就算是进入孔林了。而孔子墓则位于孔林中偏南地段,东西30米,南北28米,高5米。墓前石碑二通。前碑篆书“大成至圣文宣王墓”后碑篆书“宣圣墓”三个字,碑前有石供案、下酒池和石砌拜台以及砖砌花棂围墙等。墓前有二石碑,前为明代正统八年所立,黄养正书,后为元乃马真后三年孔子五十一代孙衍圣公孔元措立。孔子墓东为其子孔鲤墓,南为其孙孔伋墓,这种墓葬布局名为携子抱孙。

孔林享殿的石兽孔林享殿的石兽

  雪后的孔林安静萧杀,不由得让人肃穆起来。在这里,偶尔会听到三两个行人在谈论着孔子的生平以及文革期间对这里的破坏。在文革 “批林批孔” 的浩劫中,“三孔”面对这场灾难首当其冲,如今,世人无论在孔庙、孔林,或是孔府里都能看到残碑的复原品。历史已经远去,浩劫的是非也有定论,在行游中这些残留成为了对历史记载的最好明证。然而,还让人觉得可惜的是,暴雪突袭,无论是“三孔”景区,还是少昊陵、或者颜庙里,很多千年古树,因难以承载大雪压顶之重,惨遭断枝、折断的境况,让人看来不免心生怜惜。

  离开孔林后,采风团来到距离县城不远的少昊陵。

  少昊陵,古称云阳山,位于曲阜城东4公里处的高阜上,有“中国金字塔”之称。传为少昊的墓地,是中国著名古陵之一。据记载,少昊为“三皇五帝”之一,黄帝之子。少昊建都穷桑,后徙曲阜,在位84年,寿百岁而终,葬于鲁故城东门之外的寿丘。如今,这里也是古柏沧桑,肃穆凝重,但与人群熙攘的孔林相比,这里安静了许多,唯有成群的鸟儿,才是这里的主人。

  在这次曲阜的采风中,孔府被安排在了最后一站。

  孔府,为“三孔”景区中重要的一站,也是任何一位来曲阜旅游的人必到的目的地之一。孔府位于曲阜城内,孔庙东侧,是孔子嫡长子孙的府第,即衍圣公府。1377年始建,1503年重修拓广,1838年扩修。1885年重建了遭火焚的内宅七座楼房。建国后,政府多次拨款重修,现保存良好,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4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孔府的庞大规模是短时间旅行者最大的遗憾,这占地7.5万平方米,九进院落,楼房厅堂463间的布局,是让人很难用短短的一两个小时参观完毕的,更不用说去聆听它每一间房屋的故事了。旅行就是这样,所以在这里我们看到了更多的人,用相机或者手机拍摄一番,之后是匆匆的赶路,唯有留下照片日后慢慢地欣赏了。

  其实,出了孔府北门,在东面不远处的颜庙也是不能错过的景点,因距离孔府很近,所以很多人在参观了孔府之后也会顺道来这里游览一番。

  颜庙,也叫做“复圣庙”,是祭祀颜回的庙宇,位于曲阜市区北部的陋巷街,已有将近七百年的历史。200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12月被国家文物局列为世界文化遗产“三孔”的扩展项目,进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颜回,字子渊,孔子的弟子。据说颜回是一位贤者,他独自住在陋巷中,过着极其简朴的生活,孔子夸他对物质生活的要求很低,“一箪食、一豆饮”就足够了,对于德行却有着很高的要求。于是,在《论语》中,孔子说:“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因而,他也成为后世人最为熟悉的孔门弟子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