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6日,青岛农业大学教学指导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暨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审定会议在三楼会议室举行,李宝笃校长出席会议并为受聘青岛农业大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的校外专家颁发了聘书。校领导戴洪义、宋希云、原永兵出席会议,会议由杨同毅副校长主持。

李宝笃在会上讲话,对受聘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的校内外专家教授表示感谢,感谢大家长期以来对学校教学工作所做出的努力。本届教学指导委员会由57名专家组成,其中来自企业、科研机构和行业管理部门的专家占23%。李宝笃指出,学校自身的整体发展、学科发展都要与社会需求结合起来,与产业需求结合起来,与行业需求结合起来,大学的改革发展也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关心、关注和支持。学校要做好结合文章, 实现与社会的无缝有效衔接,就切实需要身在产业行业发展一线的校外专家来“把关”。通过充分发挥校外专家的优势和作用,真正把社会、产业、行业发展需求反映到我们的人才培养模式上来,反映到人才培养过程中来。要充分把校外专家的经验、思想物化到学校的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方案中来。校内专家也要充分发挥自身的特长与优势,与校外专家紧密结合,与社会发展有效接轨,共同推进学校教学改革不断前进,全面提升学校的人才培养质量。
据了解,青岛农业大学成立教学指导委员会,旨在加强对教学工作的宏观指导与管理,推动青岛农业大学教育教学改革、本科教学质量工程建设,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教学指导委员会是在学校党委和校行政领导下的教学研究、咨询、指导和决策组织。校长李宝笃任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副校长戴洪义、宋希云、王伟、原永兵、杨同毅任副主任委员,杨同毅同时任教学指导委员会执行副主任委员。教学指导委员会根据学科类别分为理科类和文科类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其校内委员原则上要具有正高职称,学术水平高、教学经验丰富、组织管理能力强,校外委员由企业、科研机构或行业管理部门专家组成,占全部委员20%以上。
教学指导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结束后,理科类、文科类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分别对青岛农业大学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77个专业(含专业方向)方案进行了论证、审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