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新浪山东|资讯|同城|美食|旅游|汽车|城市|教育|健康|读图| @新浪山东|惠购

|邮箱|注册

新浪山东> 教育 >少儿辅导>正文

孩子的三大深层渴望:让孩子知道他是重要的

A-A+2015年8月5日13:27新浪教育评论

  本文由《相信改变会发生——养育完整而富有灵性的孩子》授权发布,未经授权禁止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

  满足深层渴望:安全、接纳、我是重要的

  父母创造条件,能够让孩子在安心做真实自己的前提下,内心渴望得到满足,这是孩子健康成长的关键。而且,这么做并非只对孩子有好处,对父母也有滋养作用,因为人与人在渴望层面的联结互动,本身就是一种滋养、治愈的能量。

  “安全”“接纳”和“我是重要的”这三种渴望在帮助孩子建立自尊自信方面尤为重要。以下九个案例,帮助父母辨识出孩子的这些渴望,并学会用健康的方式予以满足。

  孩子的三大深层渴望:安全感最重要

  孩子的三大深层渴望:真实的自己被接纳

  我是重要的

  高自我价值感的一个重要体现,就是认为自己很重要,是值得被爱、被尊重的。如果孩子在小时候与父母互动的过程中,“我是重要的”这一渴望得到充分满足,并逐渐内化,那么孩子长大后就无需通过种种努力,靠寻求外在的认可来证明自己,比如努力追求金钱和地位、众人的瞩目等,或者当别人不赞同自己时表现得异常愤怒,觉得别人不重视自己。满足孩子“我是重要的”渴望,就等于帮助他充实内在的力量感,为他自在绽放的生命打下坚实的基础。

  案例:重视孩子的感受

  妈妈:每次我和老公带然然去参加聚会,她都嚷着说不去,我们讲了大半天道理,她才勉强答应。可是到了聚会上,她绷着脸谁也不理,还一个劲儿催促我们回家。这孩子真不懂事啊!

  孩子:我不喜欢跟爸爸妈妈去参加聚会,要跟很多不认识的人打招呼,还没人跟我玩,真没意思!我好难过,觉得爸爸妈妈根本不在乎我。

  心理影响:总是忽略孩子的感受,会让孩子感到自己不重要。

  我们也会有类似的体验,不是吗?当没人在乎我们的感受时,我们对此做出的解释很可能就是自己不重要,有别的人或别的事比自己更重要。这的确令人沮丧、难过。大人尚且如此,孩子更是这样。特别是当孩子的感受总是被忽略时,他可能会得出这样的结论:我不值得被关注,我是无足轻重的。这样的结论一旦产生,孩子的自我价值感就降低了。

  满足“我是重要的”渴望的建议:重视孩子的感受,让孩子感觉自己是重要的。

  首先,从心理上重视孩子的感受。设身处地地理解孩子,即使无法完全准确地体会到他的感受,至少应该认识到,这些感受的产生都是有理由的,值得被理解。当做到了这一步,往往就不会对孩子的行为产生愤怒情绪了。

  其次,表达出对孩子感受的认可。比如“我知道这对你来说很不容易”“对你来说,这的确很无聊”“如果是我,也会有这种感觉的”……当孩子感觉到父母在乎并理解自己的感受时,即使行为上必须配合父母,他也不会觉得自己不重要。

  最后,对于孩子的配合,父母要表达感激,这么做能够强化他“我是重要的,值得被尊重”的自我认知。

  案例:谁都可以发表意见

  妈妈:璇璇这孩子真把自己当个小大人了。我和她爸爸商量什么事儿,她都要掺和进来。上次,我们商量假期去哪里旅游,她说要去美国,因为她有一个好朋友去过了,很好玩。美国是那么容易就去的吗?我说她“小孩子家什么都不懂,别掺和”,她还挺委屈,噘着嘴跑到一边生气了!

  孩子:我怎么就不懂了?说自己的意见都不行吗?我就知道爸爸妈妈不会在乎我的意见。哼!

  心理影响:当孩子感觉自己的意见很重要时,内在力量会被激发出来。

  父母尊重孩子的意见,首先会让孩子感觉到自己与父母虽然在家庭中的角色不同,但人格上是平等的,由此就能发展出不惧怕权威、平等待人的美好品格;其次孩子会感觉自信,因为提出的意见即使不被采纳,也是有价值的,这种信念反过来会使孩子的力量感越来越强。

  如果今天我们不给孩子表达意见的机会,那么明天他可能就会习惯于忽略自己的意见,觉得自己不重要,甚至不相信自己!我们都希望孩子长大后,能够按照内心的意愿创造想要的生活,所以从现在起,就需要让孩子意识到他的意见很重要,慢慢激发出他聆听自己内心的声音,并据此做出选择的力量。

  满足“我是重要的”渴望的建议:让孩子感觉自己的意见是重要的。

  关于孩子的事情,比如穿什么衣服、选什么玩具等,在合理范围内(比如多少钱以内)可以由他自己决定。还有些事情,即使不能由孩子自己决定,比如学校的选择,父母也可以将他的意见考虑进去。当孩子发表意见时,哪怕最终没采纳,父母也可以表现出尊重和欣赏,这样就能创造一种开放的氛围,为孩子内在力量的增长提供适合的土壤。

  案例中的妈妈可以主动邀请璇璇发表意见,让孩子感觉到父母愿意聆听,并且认真对待自己的想法。接下来,欣赏和认可孩子意见中好的部分,比如“嗯,美国的确很好玩,风景好,空气也好,特别是迪士尼乐园,小朋友都爱去。有机会的话,我们可以去玩玩”。然后,解释这次不能去的理由,“去美国需要办签证,我们没有足够的时间了”“去美国需要很多钱,超出了我们现在能够负担的范围”,等等。通常,孩子只要感觉到父母很在乎自己的意见,心理上就得到了满足,自然就能接受不一样的选择了。

  案例:敢于提要求

  妈妈:我们家妞妞很不懂事,每次出去吃饭,她都嚷着要去吃自己爱吃的,不听我们的。小孩子哪来这么多要求,有得吃不是已经很好了吗?比我们小时候强多了,她还不知足,真是身在福中不知福!

  孩子:每次都听爸爸妈妈的,这次我就是想去吃比萨呀!唉,对爸爸妈妈来说,我一点儿都不重要,我的要求说了也白说。

  心理影响:如果孩子的要求总被忽略甚至被批评,可能会影响他对自己的判断。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需要和偏好,由此产生了要求。孩子也不例外,提要求是很正常的。遇到要求不被满足的情况,心理健康的大人可以自我调整,但是孩子正处在心理状态形成的关键时期,得到的回应可能会对他产生很大影响。假如父母通常的回应是批评,孩子也许就会产生自责心理,觉得自己不该提要求,更不用说要求得到满足了。

  满足“我是重要的”渴望的建议:重视孩子的要求,但并非一定要满足他。

  当孩子提出要求的时候,首先认可这是正常的愿望。父母采取不批判的态度,会让孩子感觉自己提出要求的行为很安全,不会产生自责心理。

  其次,重视孩子的要求,在可能的情况下尽量满足,这能帮助孩子感觉自己是重要的,值得被满足。

  再次,父母也不需要满足孩子的所有要求,这么做反而是不健康的。如果不能或不愿满足,最好告诉孩子具体的理由,从而帮助他理解并接受这个结果,也有助于孩子在现实中不断调适自己的需求。

  最后,允许孩子在要求不被满足时表达失望、难过、愤怒等情绪。父母可以为孩子表达情绪的行为设立界线,用爱陪伴他接纳、走过这些情绪。

  在上面的案例中,妈妈需要让妞妞感到自己的要求得到了重视,同时还要让她知道,父母的要求也应该得到重视,每个人都是平等的。比如,告诉妞妞大家可以轮流决定吃什么,这次听爸爸的,下次听妈妈的,再下次听妞妞的;或者三个人投票决定,少数服从多数;等等。只要在平等的基础上重视每个人的要求,就是健康的处理方式。

  要点回顾

  1. 常用指责、超理智方式(教官式家长[微博])对待孩子,就像在孩子面前竖立起一面凹透镜,映射出自卑;常用讨好方式(直升机式家长)对待孩子,就像在孩子面前竖立起一面凸透镜,映射出自大;常用打岔方式对待孩子,则像在孩子面前竖立起一面哈哈镜,孩子照见的自己是混乱的、不清晰的、困惑的。这些镜面的映射作用都可能降低孩子的自我价值感,影响孩子的自尊自信。

  2. 如果父母真诚一致地对待孩子,满足孩子被尊重、理解、接纳、欣赏和支持等内心渴望,在孩子面前竖立起一面“爱的平面镜”,就能主动帮助孩子提升自我价值感,自尊自信。

  3. 别让“理想样子”遮挡爱的平面镜。我们可以在接纳、尊重孩子原本样子的基础上,鼓励和帮助他发展出更多美好品质,支持他成长,去面对世界。

  4.“安全”“接纳”和“我是重要的”这三种渴望在帮助孩子建立自尊自信方面尤为重要,父母可以学着用健康的方式去满足孩子的这些渴望。

》》更多“山东高考”新闻请点击:2015山东高考网上高招会《《

保存|打印|关闭

官方微博

    官方微博

更多>>微博推荐

新浪首页|新浪山东|资讯|城市|汽车|美食|时尚|旅游|同城|微导航

新浪简介|新浪山东简介|广告服务|联系我们|客户服务|诚聘英才|网站律师|通行证注册|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版权所有

分享到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