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新浪山东|资讯|同城|美食|旅游|汽车|城市|教育|健康|读图| @新浪山东|惠购

|邮箱|注册

新浪山东> 教育 >少儿辅导>正文

父亲的苦恼:儿子在校活泼在家沉默

A-A+2014年4月2日11:09重庆晨报评论

  上个周末,住校回家的儿子总共与田先生说了五句话:“好”、“下周要买书”、“差不多”、“不去”、“走了”。儿子返校后,田先生郁闷得不行:“儿子刚上小学时,整天粘在我们身边,有什么事都和我说,可现在却沉默寡言了。”

  父亲的疑惑

  儿子为啥在家沉默?

  田先生的儿子读初二,田先生发现,儿子对父母的反应越来越冷淡,对田先生的主动提问也是敷衍了事。

  “周末放学回家后,除了吃饭,看一会电视,就是钻进自己的房间不出来。”田先生说,有时,他故意找话题问问情况,儿子也很简单地回答:“没什么好说的”,“差不多”,甚至是“烦死了,有完没完。”

  田先生清楚地记得,几个月来,儿子对自己说得最多的一句话竟然是:“爸,给我点钱。”

  一开始,田先生以为儿子是遇到了什么烦心事。可他在向老师诉说时,老师告诉他,儿子在学校活泼开朗,喜欢运动,对同学也很热心,有什么事情请他帮忙他都不会推辞的,同学们都反映他很真诚,很少沉默。

  儿子的拒绝

  父母不懂我在想什么

  上周五,住读的儿子回家了。田先生主动找儿子聊天,问了半天,儿子埋头玩手机,偶尔低声“嗯”一下作为回答。

  田先生不敢问得太细,“这段时间哪个科目比较轻松啊?”绞尽脑汁,他觉得这个问题还算平缓。儿子头都没抬:“差不多。”

  “那下周有啥安排?”“下周要买书。”

  聊到这,田先生实在不知道如何再聊下去。周六下午同事邀请出去玩,儿子面对父母的询问,很直接的拒绝了:“不去。”

  “为什么回家就判若两人了呢?”儿子的反应让田先生倍感苦恼。

  昨天,重庆晨报记者联系到田先生的儿子。他说,父母根本不了解他内心在想什么。“有一次,我和爸妈提到了一个明星,他们就觉得我心思没有放在学习上,把我念惨了。”从此以后,有些问题他也不愿意再跟父母多聊天了。

  专家建议>

  父母莫急于否定或纠正孩子说的话

  重庆市家庭教育研究会的肖亨利老师表示,造成这种情况是因为父母在教育上存在偏差,没有意识孩子与父母的沟通习惯需要从小开始培养,让孩子愿意也习惯跟父母说出对生活的观察、经历和感受。孩子进入初中后,要再培养与父母沟通的习惯,虽然并非完全不可能,却也存在一定难度。

  孩子进入初中,独立意识增强,对事情逐渐有自己的独立判断,就会出现不愿与父母交流的情况。另外,孩子不愿意交流,也因为父母对孩子意见不够尊重。孩子感觉到开口说话就出错,甚至不开口都会出错,和父母的交流让他们觉得很痛苦。

  家长[微博]千万不要认为孩子的话幼稚荒谬而急于否定或者纠正孩子说的话。要抱着对孩子的交流很感兴趣的想法,让孩子感觉到父母的肯定和理解,从而鼓励孩子的倾诉行为。

  出现这种情况后,父母要注意,千万不能只看重孩子的分数和学习。可以采取主动跟孩子谈自己的工作经历和生活感受的方式。适时征求孩子的意见,从而带动孩子交流的欲望。逐渐让孩子对父母重新产生信任感和倾诉的欲望,并在交流沟通中感觉轻松愉快。

  记者调查>

  孩子不愿和父母说话有三原因

  昨天,我们也采访了一些孩子。发现孩子们不愿意跟家长说话,主要有三方面的原因。

  第一,很多孩子都说,之所以不愿意和家长说话,最主要的是听不惯他们说话时的那种口气。“有时我也知道爸爸是为我好,但每次和他说话的时候,感觉他都是在以一种以大压小的方式在告诉我应该怎么做。”14岁的男孩小坤说,这让他感觉特别别扭,他和父亲之间根本没有探讨,所以时间久了,就不再愿意坐下来和父亲说些什么。

  第二,还有许多孩子认为,在和大人交流的时候,他们总感觉“大人似乎听不明白我在说什么”。初二年级的王成均说,有时和妈妈说话的时候,平时和同学经常说的一些词,他们根本听不懂。“我也想和他们交流,但除了学习情况和家庭琐事,似乎找不到共同语言。”

  第三,孩子们对大人最为反感的就是他们经常说“我小时候怎样”。13岁的小董说,有时,家长在训斥他的同时,就会搬出自己小时候遇到什么困难,或者是自己小时候怎样艰苦。“社会环境都不一样了,怎么还能以那个时候的经验来解决现在的问题?”

保存|打印|关闭

官方微博

    官方微博

更多>>微博推荐

新浪首页|新浪山东|资讯|城市|汽车|美食|时尚|旅游|同城|微导航

新浪简介|新浪山东简介|广告服务|联系我们|客户服务|诚聘英才|网站律师|通行证注册|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版权所有

分享到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