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新浪山东|资讯|同城|美食|旅游|汽车|城市|教育|健康|读图| @新浪山东|惠购

|邮箱|注册

新浪山东> 教育 >新闻播报>正文

学生溺亡频发 如何撑起学生暑期安全的保护伞?

A-A+2014年7月21日17:06新华网评论

  进入盛夏以来,我国多个省份接连发生学生溺亡事件,有的省份一个多月里15名学生溺亡。专家认为,搭起暑期“安全网”不仅是老师和家长的责任,也是地方政府部门的义务,必须警钟长鸣,从源头根治。

  盛夏时节,各类游泳、嬉水所引发的学生溺亡事件进入高发期。6月16日哈尔滨市发生一起溺亡事件,2名学生死亡;6月22日大兴安岭发生2起溺亡事件,造成7名学生死亡。6月7日、8日,江西南昌先后发生3起中小学生溺亡事件,造成6人死亡;6月18日河北省万全县城西河4名初三学生溺水身亡。

  一个个鲜活的生命离我们而去,学生溺亡悲剧为何频繁发生?记者梳理溺亡事故,发现这些事故之间有很多共性。一是很多学生离开学校后,经常聚在一起玩耍,这时既没有学校和老师的管护,家长也不在学生身边疏于监管,出现监管空白。二是学生安全意识差,经常盲目施救导致不必要的溺亡。6月1日,河北工程大学16名学生在邯郸市滏阳河罗城头桥西侧聚会,学生徐某某不慎落水后5名同学下水救援,其中两名同学和徐某某均抢救无效死亡。三是防护措施不当,同一地方多次发生学生溺亡事故。6月8日,江西赣江水域朝阳水厂取水口附近,2名高二男生溺亡。事发一小时后,距离第一起溺亡事故仅300余米的水域,4名嬉水小学生出现溺水情况,其中2人溺亡。

  黑龙江省社科院研究员赵瑞政说,这种情况在暑期最严重,特别是农村的留守学生和城市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他们在学校里有老师的管护,放假后很多学生父母在外打工,无暇顾及,家里的老人也照顾不到,对这些学生出现了监管空白,是学生暑期安全问题频发的最重要原因。

  东北林业大学社会学教授于景辉认为,事故背后也反映出游泳馆数量不足、政府基础设施投入不到位的问题。特别是农村,很少有游泳馆等基础设施,很多地方一个泳池都没有,一些儿童免不了跑去“野泳”。江河、水库、塘堰等野外水域成为农村学生的“致命杀手”。

  于景辉说,暑假溺亡事故多发生在初、高中生群体,这部分学生自认为已经成人,有了独立做事的能力,和同学在一块时容易结队游泳,家长也很难监督。要减少学生溺亡事故发生,老师、家长必须加强安全宣传教育。同时,加强对溺水事件多发、易发水域的安全管理,特别是水库、人工开发水潭的管理和风险排查,设置安全警示标志。

保存|打印|关闭

官方微博

    官方微博

更多>>微博推荐

新浪首页|新浪山东|资讯|城市|汽车|美食|时尚|旅游|同城|微导航

新浪简介|新浪山东简介|广告服务|联系我们|客户服务|诚聘英才|网站律师|通行证注册|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版权所有

分享到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