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山东省青岛第二中学已经走过鲐背之年。93载栉风沐雨, 93载春华秋实,93载砥砺前行,青岛二中在探索学生终身发展的道路上未曾停下脚步,一代又一代人身体力行,书写二中教育奋进之笔。

  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二中始终以学生的终身发展为目标”,山东省青岛第二中学校长的孙先亮掷地有声地说道。自孙先亮走入教学岗位以来,始终有3个问题萦绕在他的脑海中:其一为学生是否能够决定教育;其二为学生是否天生具有潜质;其三为学生是否能够自主发展。

  多年来,孙先亮对教育事业的探索研究性与实践性并举,今天,站在“两个一百年”的起点上,他对教育的热情,更添几分时代色彩。青岛二中蓬勃向上的发展,更成为他提出的这三个问题的最好回答。

  把驾驶室的位置交给学生

  孙先亮始终相信,学生应该坐在驾驶员的位置,而不是副驾驶的位置。他主张学生的自我激发,这是成为最好的自己的必由之路;也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养成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习惯。

  “从2000年开始,青岛二中开始做学生自我教育、自主管理、自我锻造、自创社团、自主学习和研究。”孙先亮说,”青岛二中教学的目标,就是让每个孩子的思维被激活。”业余时间,孙先亮热衷于阅读,了解各种当下流行的新思维、新方法,并将这些理论嫁接在教育实践中,成就了难以复制的办学模式。

  “我认为学生是可以决定教育的,正是学生的发展追求、发展目标,决定了学校必须给学生提供怎样的知识”。孙先亮认为,学校的角色是支持学生发展,并非掌控学生发展。在这一观点之下,青岛二中的教学遵循“师教为要,点拨升华”的原则,方式也有些“特别”,从老师上课,学生被动听课,转变为学生提前自主学习,带着问题反馈给老师,老师再根据学生的疑惑点进行授课。孙先亮相信,在脑科学的背景下,学生的大脑只有被激活、被训练,才能在不断挑战自我中,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而且人的大脑秉承用进废退的原则,大脑中不常用的区域,久而久之就会退化。

  同时,近年来互联网环境大势所趋,越来越多的行业、领域完成了和互联网的联姻,青岛二中也不例外。“青年是国家的未来”,在互联网+教学的驱动下,青岛二中实现了师生零距离、资源无边界和学习全时通三方面的利好。借助互联网这一工具,不仅颠覆了大一统教学,还为学生学习的“私人订制”提供了可能性。 “世界就是大课堂,所有人都可以成为自己的老师”,孙先亮不无期待地说。

  尊重学生的人性即重视他的尊严

  孙先亮关于教育的思考,向来是学生先行。“做教育要尊重学生的人性,就是他的尊严”,他认为家长、老师常说的“听我的”,本质上是不尊重孩子的表现。而现在青春期的孩子,之所以会出现逆反心理,很大程度上是得不到尊重带来的后果。

  孙先亮对这种后果造成的遗憾,记忆犹新。有一次在他讲座结束后,一位家长找到他诉说自己如何代替孩子做决定,将孩子中考志愿的心仪学校改成了另一所“更有把握的学校”。结果成绩出来后,反而比心仪学校的分数线高出不少,一家人都痛苦不已,家长的言语中尽是后悔之情。

  “有尊严的孩子,才有自信。有自信的孩子,才能实现自我的不断超越”。孙先亮相信,用外力压迫孩子的教育是失败的,从内而外地激发每个学生的内在潜质、发展可能性,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素质教育。正如海尔集团董事局主席、首席执行官张瑞敏所言,每个人都希望得到尊重,包括孩子。

  在此基础上,孙先亮认为,每个人也都希望发挥自己的潜质。于是,在二中的开放管理中,很难见到严格的层级制,相反,老师和学生才是学校发展的主角。管理的扁平化,让管理者不再是决策者、指挥者,而化身为资源提供者、问题发现者和团队支持者、服务者。老师、学生全程参与学校的大事小情,使学校充满民主、开放的氛围,学生的个人意识得到尊重,进而获得了尊严。

  为了保护学生淳朴的天性,孙先亮建议教师们不仅学教育学,还要尽可能多读有关人性的书籍,“哲学关乎人性,而教育的关键就是人,只有我们把‘人’看明白了,才能了解人的心理。”但是,开放管理并不等于放纵,而是提醒老师不能闭着眼教学,老师的作用应该放在解决学生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当中去。

  在这种培养模式下,青岛二中的学子近年来屡获殊荣:多次夺取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金牌、国际生物学奥林匹克竞赛金牌,每年还有大批学子被牛津大学、剑桥大学、哈佛大学、耶鲁大学、斯坦福大学、香港大学等国际名校录取。

  真正的素质教育是个性发展的教育

  “自主”是孙先亮提及最多的词汇,也是回荡在二中的最强音。

  “在二中,孩子的发展是第一位的,而不是成绩”,这与青岛二中“造就终身发展之生命主体”的办学目标,以及孙先亮提倡的系统教育观完全合拍。“无论是教育的内容还是方式,我们要对学生的未来发展负责,要以增加他们的价值为根本”,孙先亮如是说,“真正的素质教育是个性发展的教育”,这既是社会发展对人才需要提出的要求,也是学校创造学生自主发展的力量源泉。

  “哪壶开了提哪壶”,孙先亮笃信每个学生身上都有闪光点,而统一的课程设置、统一的课间操安排、统一的规划……让学生失去了个性。由此,他呼吁“今天的教育,应该更关注冰山模型的下半部分,也就是社会角色、自我认知等方面,这才是对孩子终身发展有益的部分”。 立足于开放、自主的观念,青岛二中创办了MT团队,即吸引力团队。下设人文、数学、外语、经济、生化、理工6个团队,用学生兴趣替代学生成绩进行分班,一方面给老师提供了创新平台,另一方面又给学生提供了发展平台,形成了正向反馈。尽管在当下推行适合的教育很难实现,但是可以有激发式的教育,激发学生在设定的环境、资源、文化和条件中积极主动的学习,帮助学生自主发展。

  有共同兴趣的学生聚集在了一起,迸发出了许多意想不到的火花,MT模式为青岛二中实现了不少突破:理工MT有49名同学分别在全国中学生信息联赛、2017FIRST科技挑战赛、2017世界机器人大会等比赛中获得一等奖;数学MT有41名同学分别在全国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全国高中数学联赛、登峰杯全国中学生科技创新大赛等比赛中获得金牌、一等奖等奖项;人文MT有30名同学分别在全国青少年模拟政协活动、全国中学生领导力展示会、全国创新英语大赛、全国中学生作文大赛等比赛中获得一等奖;自然科学MT有20名同学分别在五科竞赛等比赛中获一、二、三等奖;经济MT有15名同学分别在山东省商业挑战赛、全国高中生商业挑战赛等比赛中获得各类奖项,并荣获山东省商业挑战赛第一名。

  在2020年新高考来临之际,按照“6选3”的选考科目,组合方式有20种,青岛二中创造性地摒弃传统课程体系,开办MT团队,既满足了分专业报考志愿的要求,也为学生今后的生涯规划打开了一扇大门。

  突破职业生涯“天花板” 从优秀走向卓越

  正如马斯洛的需求层次所示,人最高层次的需求是自我实现的需求。为了解决老师们的职业倦怠,孙先亮致力于培养教师的发展力。

  与传统的培养教师教学能力的思维不同,孙先亮关注的是教师的个人发展。他牵头实施了“凤凰计划”, 为不同层次教师提供个性化的发展支持,目前陆续已有十余批次的教师前去英国牛津大学、新加坡、美国康州等地进行教育主题学习,一系列的举措帮助教师完成涅槃、重生,老教师、年轻教师都有机会参与。据统计,青岛二中教师赴国外进行高端培训共计185人次,参加培训人数占全体教师人数的78%。

  “高原是为了衬托高峰”,青岛二中目前拥有全国先进工作者1人,全国教育系统先进工作者1人,齐鲁名校长1人,齐鲁名师3人,省特级教师 14人,省优秀教师 6 人,省教学能手 7人,省创新班主任2人。从某种程度来说,个人发展实现接近饱和。针对这种高原期,青岛二中还实施了优秀青年教师与骨干教师结对的“双优工程”,不仅能够促进青年教师快速成长,又能帮助骨干教师突破“高原现象”。

  教师的发展终将成就学生的发展,在青岛二中,五十六七岁的骨干教师依然在一线教学工作中埋头苦干,近年来,他们指导学生参加全国级各类比赛获得奖项873人次,省级比赛获奖971人次,市级比赛获奖项1329人次。

  甘为孺子育英才 克勤尽力细心裁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据孙先亮介绍,近年来,青岛二中获首届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全国德育先进校、全国示范家长学校、全国模范职工之家、全国五好基层关工委先进集体、全国绿色模范单位、全国首批国际生态化学校、国家级体育传统项目学校、首批全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学校、山东省规范化学校等称号。

  为了给创新人才成长提供高端智力支持和优良的孵化平台,青岛二中率先在全市建设创新实验室,遵循国内一流、对接高校的模式,建成机械工程、机器人、工程坊、人体健康、新能源汽车、现代生物组培等现代实验室群,其中机器人实验室与哈尔滨工业大学对接,工程坊实验室和西安交通大学联合共建,新能源汽车实验室和清华大学联合共建,智能学习实验室和北京师范大学联合共建,建筑模型实验室和天津大学联合共建。学校还与海尔集团、国家橡胶与轮胎工程技术中心、中国人民解放军401医院、中国海洋大学、中科院海洋所、青岛科技大学、青岛大学共同建立学生“创新实践基地”。

  “甘为孺子育英才,克勤尽力细心裁”,青岛二中坚持深化素质教育不动摇,坚持提高教学效益不动摇,坚持发展办学特色不动摇,坚持打造教育国际品牌不动摇,在改革开放40周年之际,青岛二中将一如既往、坚守教育人的坚守,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做好学生发展需要的学校而为之奋斗。

  (文/于付天骄 魏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