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2022年国际基因工程机器大赛(iGEM)全球总决赛公布竞赛结果。由济南外国语学校国际课程中心13名学子组成的ICJFLS战队一举斩获该赛事全球金奖,并获得最佳建模奖(Best Model)、最佳网站设计奖(Best Wiki)、最佳综合实践奖(Best Intergrated Human Practices)三项提名。这也是学校连续第四年在这一合成生物学领域世界顶级赛事中斩获佳绩,祝贺同学们!

  了解iGEM

  合成生物学领域的顶级国际竞赛

  国际基因工程机器大赛(International Genetically Engineered Machine Competition,iGEM)是合成生物学领域最高水平的国际性学术竞赛之一,同时也是中国教育部认可的13项顶级竞赛之一。该赛事创始于2003年,每年由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主办,其理念在于鼓励学生积极创新,用创新去改变世界。

  竞赛要求参赛者完成相应的实验,锻炼学术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其大赛赛况和研究成果受到顶级学术期刊和媒体的广泛关注和专题报道,具有广泛的国际影响力。

  热爱生化

  他们努力学习专业知识,积极进行课外拓展

  国际课程中心生物教师王雨介绍,参加iGEM的同学均对生物、化学学科有着较为浓厚的学习兴趣,未来大学申请也锁定相关专业。“在夯实学科知识的基础上,我们鼓励同学们积极参加国际竞赛,开拓眼界,锻炼提升。2022年iGEM吸引了来自全球46个国家,350余支队伍,7000余名参赛者共同参赛,能够在高手云集的全球舞台中脱颖而出,是对同学们努力和实力的肯定。”

  来自高三年级AP项目的白奕菲同学担任队长一职。“队伍成员来自不同年级和项目,但是大家都对合成生物学有着极大的兴趣。与其他参赛队伍交流时,我们团队被夸赞为‘六边形战士’,这得益于团队每个成员的努力和超高默契的配合,更离不开老师和专家们的悉心指导。”

  研究课题

  济外学子创新重度抑郁症检测仪设计

  抑郁症是世界上第四大疾病。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2017年的报告,全球约有3亿人患有重度抑郁症(MDD),平均发病率约为4.4%,其中,中国有9500多万MDD患者。MDD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心理疾病,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然而,目前MDD的诊断主要是根据患者对症状的描述、对精神状态的评估和对临床行为的评价,这是非常主观的,增加了误诊率。开发MDD的生物标志物和有效的诊断方法仍然是一个挑战。本次iGEM竞赛,同学们以抑郁症为研究课题,创新重度抑郁症检测仪设计。

  “研究课题的选择让我认识到,学习的目的在于运用自己的知识和技能去发现、关注、解决社会问题,去承担一份社会责任,为社会发展做出一份应有的贡献。”队员谢昕子楚同学表示。

  备赛过程

  比赛即学习,参与即成长

  ▲同学们以线上、线下形式进行问卷调查

  ▲同学们与山东省心理咨询中心专家沟通交流

  经过前期的充分调研准备,同学们在老师和专家的指导下设计了一种新型的、廉价的、便携式的基于纸带生物传感器的检测器,通过检测血液中特定的microRNAs的数量来客观诊断MDD。该生物传感器包括无细胞系统和核酸脚座开关,用于结合MDD血液中差异表达的生物标志物miRNAs。这些miRNAs可以触发报告蛋白的表达,很容易测量,使MDD的客观诊断成为可能。

  ▲同学们调研设备生产工厂

  ▲检测器

  ▲同学们在学校开展科普讲座

  历经近一年时间的探究实践和认真筹备,同学们带着自己的研究成果参加了2022 iGEM全球总决赛的线上答辩和海报展示,并凭借优秀表现斩获佳绩。

  ▲2022 iGEM全球总决赛的线上答辩

  回顾比赛经历,队员程昱畅同学感慨万分。“iGEM竞赛周期很长,过程也十分辛苦,但我仍十分珍惜以及感激这段宝贵的经历,因为它的意义远超一个普通的学术竞赛。线上头脑风暴研究课题、问卷调查、实验操作、建立网站、筹备讲座、线上答辩等等,每一个环节都充满挑战,也正是因为过程中遇到的挫折、收获的成长,才成就了如今更好的我们。”

  “当我处在一个分工明确、互帮互助的团队中,并承担起自己的责任时,我终于明白何为团队的力量,也真正体会到科学研究的意义与成就感。感谢学校提供的平台和支持,感谢每一位老师的悉心指导,感谢所有成员的努力与付出,荣誉和成长都是继续砥砺前行的力量!”队员潘迪林同学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