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悟空,我今天就让你知道我的厉害!”“要是你梁兄亲未定,小弟替你来做大媒。”“别怕,我们是八路军,来救穷苦人。”“中国人,挺脊梁,党领航,有希望!”……幕布拉起,锣鼓敲响,济钢高中的皮影戏台上,一出出好戏正在上演。学生们以自主合作探究的形式编写剧本、制作道具、绘制背景、剪辑音效,通过短短五分钟的皮影剧目实现对中国千年历史的演绎、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寻根。

  今年11月,山东省济钢高级中学被教育部认定为第三批全国中小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学校。“我们是济南市唯一一所将皮影艺术引进校园的高中,在全国也屈指可数。”学校美术组组长赵淑艳说道,她与美术组另一位老师刘晓燕被大家亲切地称为“大艳小燕”。皮影艺术之所以能在济钢高中校园里大放异彩,这两位“拼命三郎”式的老师功不可没。

  追求“极致的精细” 打造适合高中学情的校本课程

  皮影艺术是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国的艺术瑰宝。2014年,济钢高中围绕“以美育人”目标,提出打造具有中国特色的社团,抱着试一试的心态,赵淑艳选择了8个学生成立皮影社团,打造了第一个剧目《猪八戒吃西瓜》,在全校引起热烈反响。赵淑艳因而萌生了更大胆的想法:让全校学生都参与到皮影中来。2015年学校进行了皮影戏校本课程的尝试,在发展社团的基础上,所有高一学生开始学习皮影艺术,赵淑艳和刘晓燕担起了24个班的教学重任。

  “其他学校的皮影戏可能只是教学生在舞台上演一演,我们做的是让一部剧目‘从无到有’,每个班都会成立一个皮影创作工作组,大家分工写剧本、绘画、制作,就连导演也是学生自己担任。”赵淑艳笑称自己教学生写剧本是“美术老师抢了语文老师的活”。在继承传统皮影艺术风格的基础上,两位老师引导学生运用壁画、剪纸、中国画乃至漫画等元素进行融合创新,形成具有学生特色的皮影。2019年学校艺术节展演上,同学们采用了最喜欢的动漫形式演绎《哪吒闹海》,36件道具上下翻飞,宛如一部生动多彩的动画片。

  配音方面老师要求形式多样化,除了传统的说和唱,又加入了朗诵、rap等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在筹备学校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皮影戏艺术展演时,赵淑艳受到自家孩子的启发,让全校学生提前学习了红色歌曲《万水千山》。现场高一级部全体师生挥舞着小党旗,跟随着台上模拟重走长征路的皮影,用千人合唱的形式将气氛烘托到高潮。

  赵淑艳和刘晓燕在皮影上追求“极致的精细”,起初为了保证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制作过程中来,皮影的各个部分均由不同学生制作而成,最后连接到一起。在这个过程中,由于每个人的绘画风格、制作能力不同,成品十分不协调,两位老师就将设计者规定为一到两人,以确保皮影作品的艺术性和完整性。此外,传统的皮影戏是用吸铁石把皮影挂到幕布上,考虑到演出的时候时间紧、数量多,两位老师便改良了舞台布景,根据演出需要,每个班发一个装有透明pvc板的背景框,学生可以将表演所需的场景提前画在板上,正式演出时只需一两分钟便能将背景在舞台上固定好。“有了这个背景框,我们平时只要有墙就能练习皮影戏。”同学们纷纷为老师的创意点赞。

  凌晨三点半不眠不休 为制作“有生命的影人”倾注心血

  除了正常上课时间,赵淑艳和刘晓燕把所有精力都投入到了皮影中,为了实现“讲好中国故事,弘扬民族精神”的目的,每年都会组织学生进行有主题的皮影创作,以感悟不同时代的文化精神。《梁祝》《鹊桥仙》《花木兰》等民间故事层出不穷,在建党百年之时,细数奋斗历程,其中24个经典故事被搬上了戏台,《红船》《永不消逝的电波》《四渡赤水》《春天的故事》等让同学们学到了矢志不渝、艰苦奋斗的精神力量。近两个月的时间里,两位“皮影痴”没有在半夜十二点前睡过觉,赵淑艳的孩子戏称自己的妈妈“其实是皮影老师”。

  午休时间,她们往往一头扎进画室帮助学生修改皮影,刘晓燕把关绘画质量,赵淑艳把关制作工艺。毛糙的地方磨精细、部件歪了要调正、颜色不均匀就重新涂……经过老师的“妙手回春”,一件件皮影仿佛重焕新生。上杆是皮影制作的必备流程,每件皮影少则三根杆,多则五根杆,一场剧目中能用到的皮影数量可高达三十件。赵淑艳和刘晓燕购置了大量竹签亲手制作操纵杆,为了不让学生受到伤害,竹签的尖端都要一点点锯掉,再在每根杆上打上孔,一做就是几千根。

  赵淑艳印象最深刻的是2017级、2020级社团学生通力合作的《老鼠娶亲》,这个“大工程”几乎耗费了两年时间完成。为了呈现出更好的视觉效果,每件皮影只固定一根操作杆,老鼠的脑袋、胳膊,包括手中的唢呐、鼓,都需要用线根据动作设计进行串联。“线太粗了系不紧,太细了容易移位,我必须把直径精确到零点几毫米。”赵淑艳前后尝试了几十种材料,最终选择了透明的鱼线。因为皮影材质较脆弱,用鱼线拽很容易断掉,两位老师就先用pvc板剪出尺寸标准的小圆片,打孔后用鱼线将其与皮影各部位系在一起,更好的起到缓冲作用。

  “有一次我们在学校串到晚上十点多,领导巡查时以为我们下班忘了关灯,其实根本就没离开过。”当天刘晓燕提议一口气把皮影串完,两位老师就真的没有回家,一直忙到凌晨三点半。由于《老鼠娶亲》皮影数量庞大,学生制作时难免会有部件遗漏,老师们连夜赶制,只在办公室沙发上眯了一会,早上五点半又起来收尾,终于让全部皮影“站”了起来。在建党 100周年济南市中小学美育教学成果展上,布满整个展台的《老鼠娶亲》收到了极高的关注度,“期待你们在戏台上的表演!”专家们的称赞声不绝于耳。

  引进地方皮影资源 开创校园皮影戏品牌

  为了探寻更适合高中学情的皮影教学形式、实现博采众长,赵淑艳和刘晓燕常常奔赴全国各地拜访皮影传承人,了解不同皮影流派的艺术特征,学习当地皮影制作与表演的特色技艺。同时,学校积极引进地方皮影资源,聘请了山东泰山皮影第六代传人范正安和济南皮影第五代传人李娟为皮影教学指导专家,为学校皮影戏校本课程的教学实践研究开拓了思路与空间,坚守“传承与创新”初心不变。皮影社成员也多次接待到校参观的各国来宾,努力练就“一口叙述千古事,双手对舞百万兵”的表演技艺。

  皮影戏表演要“放的开”,赵淑艳以身作则,通过不断训练克服了自己多年“怯场”的毛病。“我现在张口就能说,抬手就能唱,孩子们也被带动的越来越自信。”每场戏上台人数要求不超过十个,但在后台,往往十几个同学挤的满满当当,表演的、配音的、帮忙拿道具的……每个人都想展示出自己最精彩的一面。皮影社成员任玟洁兴奋地说:“参加皮影戏活动让我们非常有成就感,它不仅可以提高我们的思维创新能力,还能让同学们更加团结,让我们的校园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每次在教学楼里相遇,同学们都会热切地询问:“老师,咱们什么时候上皮影课呀?”课后“拖堂”也成了让他们欢欣鼓舞的事情,看到同学们对于皮影艺术的热爱,赵淑艳感到十分欣慰。“其他学校的美术老师可能只认识自己的课代表,而我皮影课上的学生都跟我关系特别好。”最强烈的职业幸福感莫过于此。每年学生毕业,赵淑艳都会自费请他们吃饭,看着他们到更广阔的天地追寻理想,其中不乏考取清华大学和中央美术学院等八大美院的优秀学子,她把这些经历都写到了自己的书里,并准备接下来和刘晓燕挑战演一出两个人的皮影戏。

  “我们要为学生提供文化传播的空间和机遇,让他们在校园里不仅能够学习,还能拥有展现自我个性的舞台。”党委书记、校长邢文明说。三尺舞台权当文武荟萃地,七寸影人敢演古今兴衰事。从8个人的皮影社团到整个高一的皮影戏校本课程,从学校皮影戏文化艺术节到省级规划课题研究,再到市美育特色学校,济钢高中始终秉承着传承经典文化与时俱进的发展原则,打造学校特色教育的闪光点。下一步,两位老师将着力实现皮影戏的跨学科融合,让学生在参与过程中不断提升核心素养,真正实现“以美育人、以美化人,以美培元”。

(文/新浪山东 王璐 张玉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