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宗刚,山东滨州人。1991年山东师范大学硕士毕业后留校任教,2007年晋升教授,2009年被聘为山东师范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国家重点学科博士生导师。2011年,他开始担任《山东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主编。2018年,被评为山东师范大学首届东岳学者拔尖人才和“十佳教师”。2019年,被山东省委、省政府授予“攻坚克难”奖,获第五届山东省优秀研究生指导教师荣誉称号,主讲课程入选山东省研究生教育优质课程。2020年获国务院特殊津贴,同年被聘为二级教授。兼任山东省中国现代文学学会副会长等职。

  李宗刚师从于朱德发、蒋心焕等学术大家,研究领域涉猎广泛且独具特色,凭借多年如一的奋发之姿和真抓实干的治学风格,在五四文学发生学和20世纪中国文学教育研究领域取得了丰硕成果。李宗刚从事学术研究30多年,出版著作8部,包括《新式教育与五四文学的发生》《父权缺失与五四文学的发生》等。在《文学评论》《文史哲》等期刊发表论文200余篇,其中,被《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以及“报刊复印资料”《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等转载的论文30余篇;曾获教育部第八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三等奖1项、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4项。

  2019年和2021年,《山东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两次入选中国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有效彰显了学校的办学层次和水平。

  新浪山东《山师学者》栏目,走进山东师范大学,独家对话“笔耕不辍著华章  文以载道系学刊”的李宗刚先生,一起领略这位学者的别样风采。

  新浪山东:您求学于山师、工作于山师、成长于山师,能不能简单谈一下您眼中的山东师范大学?

  李宗刚:山东师范大学是一所文理见长的学校。从建校之初,它的文理科就是特别好的,尤其是从齐鲁大学合并而来的一些院系,师资力量是非常突出的。也就是说,山师的文理见长是有它的历史渊源的。同时,山东师范大学的人文情怀体现在对老教师特别地尊重,对青年教师也特别地关注,构成了具有人文情怀的这样一所学校。还有一点就是,山东师大比较注重不拘一格降人才,为每一个人提供了比较良好的发展的空间和平台。

  我对山东师范大学怀有深厚的感情。我是在山东师大成长起来的一名普通的教师。我的本科、硕士、博士都是在山东师大完成的,可以说没有山东师大的培养,就没有我今天在学术上的一点成绩。

  新浪山东:建校以来,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可以说为山东师大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您本人也始终坚守文学学科的教学与研究,可否请您简单介绍一下该学科的发展脉络?您认为学科取得优异成绩的重要原因是什么?学科的发展为您的教学科研之路带来了哪些重要影响?

  李宗刚:山东师大的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是历史悠久的学科。它创建于1952年。学科的代表性学者有,第一代学人田仲济先生、薛绥之先生以及冯中一先生;第二代学者朱德发先生、蒋心焕先生、宋遂良先生、吕家乡先生等;第三代学人则是魏建先生,吴义勤先生等。

  对于学科的历史来讲,我们这个学科实际有几个传统。一个传统是重视文学研究和文学规律的把握。比如学科的奠基者田仲济先生,他在民国时期写就的抗战文艺史是中国第一部断代文学史。后来,他继续从事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他的学术道路更多地强化一种对文学规律的阐释。

  第二个传统是山师的现当代文学学科非常重视资料的整理与研究。从50年代起,薛绥之先生就开始对中国现代文学研究资料进行系统地梳理,并且相继出版了一系列有关中国现代文学的研究资料,在学界产生了较大的反响。后期,他在对中国现代文学研究资料系统梳理的基础上,特别关注鲁迅研究资料的整理与研究,并且出版了一系列有关鲁迅研究的资料,这些资料为新时期思想解放背景下鲁迅研究的异军突起,起到了铺垫作用。山师现当代文学学科注重学术研究的学理阐释,还注重对中国现当代文学资料的系统整理与把握。两者的结合,促成了山师现当代文学学科一种优秀的学风、扎实的资料功夫、深入辩证的思维阐释,以及在两者基础上得出的全新的学术见解。

  山师现当代文学学科的第三个优良传统是特别注重对年轻人的培养。山师的现当代文学学科之所以生生不息,关键在于前辈学者不断地提携后辈学者,后辈学者则尊敬、尊重、热爱前辈学者,形成了传帮带的优良传统。这是山师现当代文学学科能够不断发展的重要根源。

  山师现当代文学学科还有一个优秀的传统,就是有序的内部竞争机制。学科的负责人、学科的带头人,都注重为每个人提供一个平等的发展机会。因此,我们学科的青年教师都以自我的不懈努力来铸造辉煌,形成了一种良好的风气。大家都是在自己的学术研究当中下功夫,进而形成了百花齐放的崭新的局面。

  新浪山东:据我们了解,您对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很多领域都进行过比较深入的研究。您是如何将五四文学发生学、20世纪中国文学教育研究等作为自己的研究方向的?一路走来,您经历了怎样的心路历程?获得了哪些宝贵经验?

  李宗刚:进入山东师范大学求学后,我读的专业是中国汉语言文学。我特别地敬仰那些从事文学研究的学者。一方面,我当时阅读了包括《文学评论》在内的一系列优秀学术论文和学术期刊;另一方面,我受到了山师现当代文学学科的老师影响。大一的时候,有一门课程叫中国现代文学史,是由好几位老师接力完成的。这样有一个好处,能够较好地展现山师中文系现当代文学学科的优秀老师风采。这让我产生了一个强烈的愿望,将来我大学毕业要考中国语言文学专业的硕士研究生。1988年,我顺利地考取了山师中国现代文学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开始对中国现当代文学进行比较系统的学习,并且逐渐把学术兴趣点聚焦于晚清文学向五四文学的转换。到了读博士期间,我又顺承这个道路,开始关注五四文学的发生和外部其他要素的关系,关注五四文学到底是由哪些因素促成的。

  我现在的学术道路基本上生成了两个点:一个是五四文学研究,还有一个是20世纪中国文学教育研究。五四文学研究和我所涉及到的新式教育研究、现代教育研究两者之间是相辅相成的。我印象比较深刻的是,五四文学研究是重点从新式教育的维度进行阐释,我又在这个基础上进一步阐释了中国现代教育与中国现代文学的关系。这属于在原来的基点上对外的拓展。再往后推进,近几年我关注的是共和国教育与中国当代文学。这样就构成了我所谈的20世纪中国文学教育谱系。但一切都是从五四文学这个原点生成和衍生出来的。这是我学术研究的基本方向和轨迹。

  第二个方面,是我在对资料把握的基础上还特别关注了对中国现代文学规律的把握。也就是说,我在对资料系统梳理的基础上,并非作简单地梳理与呈现,而是强调怎样更好地来把现代文学的内在规律有机地呈现出来。为此,我的论文还特别强化能否在既有资料的基础上,得出一个能够让人耳目一新的历史结论。

  我的学术研究的第三个方面,特别重视搞学术研究的目的是什么。我想通过我的文学研究来实现一个知识分子的社会价值。当代的知识分子不应该脱离社会、关起门来搞学术,而应该关注社会现实需要,能够关注社会重大问题,并且在自己的学术研究当中回应必要并且回答有关的问题,进而让我们的思想参与到这个时代有关命题的解答当中。

  第四个方面,我的学术研究更多的是人文情怀。实际上我们回过头来想,中国一代又一代的知识分子,他们的优秀传统就是有人文情怀。有对小人物的关注,有对普通人的关注。那么,作为一个学术研究者,我也经常想怎样去关注这些人物。我特别强化人文关怀,强化对于普通人的关注,把人文关怀渗透到了论文写作当中去,让论文显得有温度。

  新浪山东:我们知道,《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是学校非常重要的学术刊物,在发展过程中曾遇到过困难。自2011年您接任主编以来,是怎样一步一步帮助文科学报,重新入选中国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2019-2020)的?

  李宗刚:山师学报是一份具有光荣传统的老学报。山师学报1956年创刊,到今天已经走过了65年的峥嵘岁月。

  我是2011年到山师学报担任主编的。我有满腔的热情,我想一定要跑好自己的这一段路程。所以,我就开始要准备冲击C刊。我们开始走出去,邀请了一大批的名人,经过再三的努力,把他们优秀的稿件约过来,刊发在山师学报。同时,我们山师的一大批优秀的老师,也把自己优秀的文章给了我们。这些文章都支撑了山师学报的发展,让山师学报用崭新的面貌呈现给世人,让山师学报以崭新的面貌展现给了学术界,让学术界对山师学报有了全新的把握。

  第二个是我们建章立制,在制度建设上下功夫,进而破解了一些发展中的问题。大家都知道,发文是要有规范的。怎样来发表一篇文章,必须有一个良好的程序,包括专业的审稿、建立有关规定等等。我们定了程序之后,严格按照程序来推进。

  第三个方面就是调动大家的积极性,努力地让大家把期刊的荣誉和个人的荣誉衔接在一起,进而成为“我为学报发展做贡献、学报为我搭平台”,实现两者之间的平衡发展。

  那么,再就是我们把这个文章发出来之后,强化数据库的建设。山师学报1956年创刊以来到底有哪些期刊?我们编辑部搞了一个调查,摸清了到底有哪些期刊,并且我们把它进行数字化处理,就是把山师学报从创刊以来的所有的期刊全部扫描了PDF版,然后集中在一起,向全国的优秀学者赠送电子版。这个效果很大。同时,我们强化了一点,把每一期的杂志通过电子邮件进行推送。当然,现在的传播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我们更多地强化了电子邮件的有针对性地推送。这在全国是不多见的。目前,我们推送的电子邮件的数量,是每一期推送4000多份。十多年来,我们算了一下,已推送的电子邮件大概达到了20多万份。这对于山师学报的传播起着重要的助力作用,让全国学界对山师学报有了一个比较良好的认知。

  另外,我们现在还特别强化了与作者的沟通。学报刊发作者的文章,是作者支持我们的发展。我们应该有种感恩之心来感激学报的作者对学报的支持。为了实现这一点,我们特别强化情感的纽带,尊重每一个作者。并且,在和作者的交流过程中,我们不断地向他们提出一些合理化建议,并且表现出对他们支持山师学报的感恩之情。

  还有一点就是,我们特别强化在编辑论文方面要下硬功夫。为了实现这一点,我们特别重视期刊引文的核对。我们为了让作者更重视引文,还让作者提供他们在写这篇论文的时候所参考引用的文献,用照片形式发给我们,我们再进行核对。这个得到了学界的高度认可。

  山师学报之所以能够在近几年有很大的发展,得益于学校党委和学校行政的鼎力的支持。尤其还要感谢的是山东师大很多教师的关注、支持和帮助。实际上,老师们是把自己的优秀稿件给了学报,给学报以直接的支持。

  经过几年的努力,山师学报的确是有了一定的进步。我印象比较深的是2019年,山师学报终于进入了C刊行列。这标志着山师学报在办刊历史上完成了一次飞跃。根据C刊的评估规则,一般是两年一评。在2021年新一轮的评估当中,山师学报又稳妥地在C刊行列当中,实现了蝉联。

  新浪山东:作为主编,不仅面临着让文科学报脱胎换骨的巨大压力,还要带好队伍、处理大量行政性工作。更重要的是,您还要自己搞好学术研究和日常教学。您是如何平衡这两者关系的?

  李宗刚:在我的学术成长过程中,在山师学报工作的这十年时光是很难忘的。可以说在十年的艰苦卓绝的奋斗当中,我努力地把山师学报打造成一份全国的优秀期刊,同时我也没有忘记,作为一个学者,还是要把学术当作安身立命的根本,并且,将两者实现了有效的对接、有效的融合。

  一方面,学报需要学者办刊。如果说一个编辑没有学者的眼光、没有学者的境界,就很难从众多的稿件当中遴选出优秀的稿件,也很难对所有编辑的稿件提出建设性的意见。所以,这就逼迫着一个编辑,不能只当加工者,而要成为一篇论文的参与者、一篇优秀论文的打造者。我作为主编,自然要把学术素养的提升作为根本,要不断地学习众多的学科知识,弥补自己知识体系当中的不足。山师学报是一个综合性期刊,它不单编发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的论文,还编发其他专业的论文。这些论文涉及的内容比较多,我都是在编辑的过程中学、在编辑的过程中体会,逐步拓展了我的知识视野,由此让我的整个学术版图有了很大改变。

  山师学报作为一份优秀的期刊,很多的稿件是一批优秀学者的稿件。我在编辑的过程当中,实际上也是一个学习的过程。这十年的时光,我都是在学习别人的论文中度过的。所以,在我的脑海里面经常呈现出不同学者的不同论文。有些时候,我对他们的论文结论不断地进行揣摩和思考,对他们的语言也不断地进行打磨。

  此外,山师学报对我的第三个影响是,让我从一个相对封闭的环境,开始走向一个相对开放的系统中,进而使我从读书本向读社会过渡。过去我们所谓的一个期刊要走出去,就是编辑部的主编和编辑要走出去。我担任学报主编之后,不断带领和鼓励编辑们参加全国的相关学术会议、期刊会议,并且在期刊会议中不断向同行学习。这对我们的成长很有帮助。

  作为一名学者,安身立命的根本还在学术。学术是我编好山师学报的前提,也是我做好学者的前提。为此,我把我所有的时间都倾注在编学报与搞学术上。编稿子过程中学习人家的长处,完成自我的提升,然后接着就回到学术中去,在论文写作中来不断地转换、吸收他们的长处和写作方法,进而促进了我的学术研究。他们之间是一种水乳交融的关系。对此,我的博士生导师朱德发老师和我的硕士生导师蒋心焕老师都表示满意。

  新浪山东:作为桃李满天下的教授,您有哪些心得可以与正在从事科研的年轻教师以及学子们交流的吗?

  李宗刚:作为一名山东师范大学的老师,我的职业,同时也是我的事业,还是在教书育人上。

  具体到我对学生的引领和对学生的培养,作为教师,我想特别强调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一个优秀的教师一定要成为道德的引领者,一定要成就优秀的自我,成为相对纯粹的人。优秀的教师本身就应该是行为和学术的楷模,能够给学生树立一个可以学习的标杆。同时,我们还应该对青年学生特别强调的,就是不管搞学术还是从事其他事业,都有一个基本点:不要总是一味地和别人比,而要和自己比。一个优秀的学生,要学会在自我超越中完成一个优秀自我的打造,而不应该用一个固定的标准来要求自己。另外,对青年学生,还应该强调一个方面,应该要善于汲取前辈学者的成长道路中的经验,规避他们已经走过的弯路。我期待着咱们青年学生,最好是选定一个目标,然后咬定青山不放松,并且在自我的成长中不断地看别人是怎么成长的,自己在别人的成长中向他们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