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孙琪)卓越型是在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曲阜师范大学体育科学学院对自身人才培养使命的规格定位,也是对国家迫切需求体育教师高层次人才的有力应答。围绕这一“靶心”问题,在圣地学府曲园,体育科学学院戮力齐心、笃定前行,数十年未曾间断,逐渐形成了一整套从战略到举措,构架完整、切实可操作的卓越体育教师教育“行动”体系:以“立德树人”为指导思想,以专业知识及运动技能掌握为基础,以体育课堂教学能力、健康教育能力、组织管理能力、训练竞赛能力、体育科研能力“五大关键能力”为重点的卓越体育教师“1+1+5”培养模式。

  锁定重心:瞄准上课那些事儿

  采用什么人才培养方案,实施怎样的人才培养模式,最根本的就是给学生上哪些课,怎样上课,这是构建卓越体育教师教育体系首要锁定的重心。

  为了让学生真正爱上体育,体育科学学院推陈出新,结合育人目标,在拓展多元化设课、积极建设精品课、强化优质创新课的同时,构建了以“通识教育课程+专业教育课程+实践教学课程”为架构的“平台+模块+课组”的课程体系。同时开设课组化、选择性和实践性的教师教育课程,并在教师教育课程中充分融入实践导向的优秀中小学体育教育教学案例;增设运动防护、运动处方等体育健康知识与技能养成课程,增加运动竞赛学、课余体育训练与指导、阳光体育运动等课外锻炼、训练、竞赛课程;统筹考虑卓越体育教师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建构“4+2”本、硕一体化课程。近年来建成了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中学体育教学设计》,山东省精品课程《学校体育学》《体育管理学》《大学篮球》《大学足球》《大学网球》等。

  “如今的时代,社会需要的人才,要具备‘T’型知识结构,就是既要有宽广的知识面,又要在专业领域有较深的研究。” 大二学生王峰对新课程体系很支持。

  “我们对体育教学课程体系进行了重新梳理,重点在学思结合,强化艺术设计,创新教学方法,推进‘自主、合作、探究’为特征的研究型教学改革,提升师范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体育课同时突出学校的‘以文化人’特色,将优秀传统文化引入到体育教育专业教学之中,射艺、大舞、易筋经、五禽戏、六字诀等,不仅考察学生的身体力量、心力、定力和身体素质,还完成了修身养性、立德树人的体育教育目的。”体育科学学院院长曹莉介绍说。

  课程“食谱”变得异常丰富,学生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喜欢的课程,主动完善、拓展知识结构。但卓越人才培养方案对老师的课堂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有宽阔的专业视野和思想,对学科的全面认识,还要有实战经验,把课程讲解得深入浅出、生动有趣。“授人以渔”是学院卓越人才培养方案的灵魂,老师们对此形成了共识。

  “韩春利教授有着丰富的科研经验,善于将科学研究中的探究方法巧妙地运用到教学中来,并通过案例教学深入浅出将我们引到研究和解决问题的思路上去。”学生们认为有科研经历的老师理论基础扎实,不光让他们吃到了“鱼”,还学到了实实在在“打渔”的本领。

  学院不断加大力度,出台切实政策引导支持教师改革教学方式方法,及时将前沿的科研成果引入并转化为教学内容。“要把学院在学科、科研、人才上的优势转化为人才培养的优势。”在学院教学工作奖励大会上曹莉院长强调。

  因材施教:“双导师制”助力学子

  为适应学校内涵式发展,学院聘请20多位来自北京、上海、江苏、山东等名的教授、中学名师、省市级教学能手等优秀师资担任校外兼职导师,与学院导师携手合作组成“双导师”培养团队,开启了体育科学学院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新里程。

  学生一入学,班导师通过“项目导引”让学生了解在经过大学4年学习后,自己将具备怎样的能力,以此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以项目为导向的教学让学生的学习从被动到主动,一些被学生认为无聊的基础课也变得有趣起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了,到课率达到了100%。

  班导师不仅负责学生的日常教育与管理,还要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养成、专业意识培养、学业规划、职业规划、四六级考试、实践实习、学年论文、毕业论文、考研、就业等全过程培养或指导。实现了教师既教书又育人,养成了关心学生、关爱学生、关怀学生的习惯,学生在导师的帮助下,在大学学习生活中找到了前进的方向。

  刚刚步入大三的他们,在专业学习阶段的同时,会跟随校外导师进行“具体项目”的实战演练。学生会作为助手跟随校外导师一块上课,一起讨论教案及其课堂教学中的问题,将大学体育课堂学习与活生生的中小学体育教学实践相结合,以真实“训练”手段实现大学储备教学能力、素质的高效转化。这种借助校外导师的实践经验帮助学生缩短思想和技能“成熟期”的做法,促进了学生的创新能力、体育技能的极大提升。20多位校外导师对卓越学生进行“一对一”辅导教学,也是因人而异、因材施教。这在导师与学生配对名单中尤为突出。

  “双师同堂”勤耕耘,教学科研齐丰收。学院教师的教学能力得到稳步提升,一项项沉甸甸的荣誉早已成为学院“双师”型教师队伍的标配。近年来,该院曹莉院长被评为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山东省重点学科首席专家、山东省教学名师、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主持人;刘一民教授入选全国教育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专家工作组成员;学院教学团队被评为山东省体育教育专业教学团队;体育教育专业被批准为国家级特色专业……

  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跟进,卓越教师团队教学和校外导师实践指导,双剑合璧,实现了“学、研、用”的无缝对接,人才培养模式初显成效。体育教育专业每年就业率均保持在90%以上,考研率一直保持较高水平,每年均有学生被北京体育大学、上海体育学院等知名体育院校所录取。2012年,体育科学学院的张文静和她的舍友们号称学院的五朵金花,因为她们在考研当中齐齐高中,成为了当年曲师大唯一一个所有舍友都考上研究生的宿舍。如今,学院毕业生已成为山东省中小学体育教育的中坚力量,为山东乃至全国体育教育事业培养了一大批人才和学科带头人,还涌现出了全国劳模、全国人大代表、全国十佳体育优秀教师、全国优秀教师等大批杰出校友。

  协同一心:“UGIS”平台筑牢育人生态系统

  在引导教师倾心课堂的同时,学院切实加强资源统筹和优势平台建设。“UGIS”平台既基于高校、政府、教研训机构、中小学协同的视角,又把握体育教师培养协同的内涵、时代特征,充分利用学校与社会等多种不同教学环境和教学资源及在人才培养方面的优势,着力构建学习、科学研究和实践运用一体化的人才培养体系。

  学院与省内外多个高校、中小学校、教育局、体育局、教研训机构建立合作关系,成立“教育实习基地”、“项目实训基地”、“合作教学与研讨基地”等几十个教学实践与改革基地;教学组织形式上采用“联合培养”、“案例教学”、“项目训练”等方法,在实训中提升学生实践技能。

  “UGIS”协同育人机制“以明确的体育教师职业岗位”为指向,以“知识获取、技术掌握、技能储备”为核心,优化课程结构和教学模式,充分将教师行业的力量加入到专业、课程与师资队伍的建设中来,使专业与行业、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高校本科教育与社会需求深度融合、紧密协作。

  值得一提的是,体育科学学院将卓越教育与体育教师职业教育的经验相结合,以“资格证书获取”为突破,实施“课证一体”教育,把师资培养的基本经验,拓展到应用型人才培养中。对学生职业需要的从师技能进行培训,按照创设岗位提供平台,使学生学习的路径不仅是一个明确的目标,还可以积累丰富的经验,更好地实现学生职前教育与职后发展的无缝对接。

  当越来越多的优质资源流向教学一线,当杰出人才不断“突”现,优秀人才长期“涌”现,这个冬天,学院师生们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这正是对学院坚定内涵发展道路,不懈探索卓越体育教师培养的最佳褒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