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新浪山东|资讯|同城|美食|旅游|汽车|城市|教育|健康|读图| @新浪山东|惠购

|邮箱|注册

新浪山东> 城市频道 >城市关注>正文

王军成30年如一日研究海洋浮标 获省科技最高奖

来源:大众日报 2015年1月23日【评论0条】字号:T|T

王军成执着研究海洋浮标30余年(资料片)王军成执着研究海洋浮标30余年(资料片)

  ■海风、海浪、气压、温度……每天的海洋天气预报数据,就来自于其研究成果所支撑建设的国家“海洋资料浮标网”和“海洋气象浮标网”

  □ 本报记者 王亚楠

  在常人眼里,浩瀚海洋,美丽又莫测。而山东省科学院海洋仪器仪表研究所(以下简称“山仪所”)研究员王军成,30余年执着的就是要通过研究海洋浮标,读懂海洋。

  监测海洋的“眼睛”

  1月的青岛,海水蔚蓝,海风凛冽。王军成却不喜欢这海风,因为风大了,就不能出海做试验了。他和他的团队都面庞黝黑,但体格壮健。因为每次海试,动辄就是数十个日夜的海上漂泊,“既考验科研能力,又考验身体素质”。而凡是海上应用的装备,都必须经过海试的考验,才有可能定型为产品。

  只有真正靠近浮标、登上浮标,感受海风、海浪昼夜不断地拍打、侵袭,才能真正明白海洋监测装备研制的艰难。海洋监测装备虽然只是海洋装备的一个细小分支,却决定了人类对海洋认识、判断的能力,直接制约海洋装备产业乃至海洋经济的发展。但是目前,我国在海洋监测装备领域无论是研究还是产业发展都较为滞后,大部分依赖进口,王军成的浮标就更显得一枝独秀。

  海风、海浪、气压、温度……每天的海洋天气预报数据,就来自于王军成研究成果所支撑建设的国家“海洋资料浮标网”和“海洋气象浮标网”。这些浮标就像是监测海洋的“眼睛”,锚定于海上,可根据需要设计、承载不同的监测系统,长期、定点、连续、实时进行监测。无论是海洋防灾减灾、国家海洋权益维护,还是海洋开发、海洋科学研究,作为认识海洋的基础监测装备,这些浮标都在发挥着巨大作用。目前,我国在位运行的大浮标,100%由王军成的团队提供,成为我国海洋监测体系的支柱。

  国家海洋战略的推手

  “大成果都是系统工程,需要长时间的集体科研努力,想出真正的大成果就要能坐得住冷板凳。”王军成说。我国海洋浮标的研制始于上世纪60年代,上世纪80年代国内几家科研单位开始攻关,最终只有山仪所做出了较为成熟的产品,成为开拓者。但由于当时我国应用条件远未成熟,项目、经费支持一度近乎中断,王军成认定这一研究方向是未来深入了解海洋资源环境的大势所趋,国家迟早会有战略需求,想方设法坚持了下来。

  守得云开见月明。“十五”期间,“大浮标关键技术研究”列入国家863计划,由王军成主持研究。通过一系列创新,浮标技术性能全面提升,作为我国自主创新产品的“大型海洋资料浮标系统”,综合技术性能达到了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真正能够推向应用环境复杂恶劣的大海,实现业务化运行。其后,逐渐构建起国家大浮标技术体系,支撑建设起国家海洋浮标监测网。近年来,随着国家海洋战略、海洋开发的推进,海洋监测需求爆发,山仪所成为用户眼中“唯一”可信任的选择。

  王军成及其团队还为国家涉海工程和科学研究研制了各种专业化浮标,如北京奥运会的帆船赛场监测浮标、中海油的南海深水区油田监测浮标、中科院海洋所的近海环境研究监测浮标等,满足了多元化、特殊化的海洋监测需求。

  王军成的研究脚步并未就此停下。近年来,他又瞄准国家在海洋监测技术领域的重大战略需要,将目光投向了面向未来的海洋立体监测技术研究上,开展了水下探测技术和船用气象测量系统等研究,均已有产品投向应用。

精彩推荐更多>>

   

发表评论

新浪简介|新浪山东简介|广告服务|联系我们|客户服务|诚聘英才|网站律师|通行证注册|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