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聊城(资料图)△ 聊城(资料图)

新浪山东原创编辑/方朔

有山有水的地方,必然有“灵气”,特别是对中国北方的城市来说,更是如此。依山傍水,也是一座城最得利的“卖点”之一。比如,济南大明湖,那一句“大明湖畔的夏雨荷”,也成为网友了解济南的一个“梗”,而且,这个“梗”里就透着济南大明湖的“灵气”。

在山东,有内湖的城市,除了济南,也最值得说道的是聊城东昌湖,只因济南是山东省会,大明湖要比聊城东昌湖更为网友熟知。不过,东昌湖却是与杭州西湖、南京玄武湖起名的“全国三支市内名湖”,素有“南有西湖,北有东昌”之称,是江北水城的一颗璀璨明珠。

显然,相比这些城市内湖,聊城东昌湖要“安逸”的多,在经济社会发展上,亦无法与杭州、南京相比,这也是为何将聊城称为“小城”的缘由所在。骑着一辆自行车,一天内便能把聊城市区的主要景点浏览一番,在春夏交接之时,在东昌湖边行走,还算惬意。

古人在吃、喝、玩的选择上,是不会骗人的,这一点我深信不疑,但凡有山有水有名之地,必然留下过名人足迹,聊城东昌湖也不例外。除此之外,聊城在此之上,要更接地气一些。

“接地气”,是聊城区别山东其他城市的“独特”所在。而这“接地气”并非聊城曾有过哪些名人?哪些人在光岳楼留下过笔墨、足迹,在海源阁留下过多少藏书。当然,我并非在否定这些历史、文化、名人对聊城的历史重要性,而是意在强调,聊城“接地气”的缘由所在。

根据官方资料,聊城已经有5000年的历史,“厚重”也让聊城成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这5000年历史长河中,真正让聊城名噪一时是京杭大运河的开通,漕运的兴盛,使得聊城有400年的经济繁荣、文化昌盛时期,这400年也是聊城之所以是“聊城”的历史积淀之一。

明清时期,聊城名重一时,“舟楫如云,帆樯蔽日”,被誉为“漕挽之咽喉,天都之肘腋,江北一都会”。聊城为何有这样的“盛景”?很多人可能想不到,首要原因在于“地势”。

京杭大运河聊城段,地势高,水源不足、船运不畅,于是“借水行舟”,修建水闸,也正因为“水闸”,过往的船只在此停船通行,短则两三天,长则半个月。停船上岸,聊城的商业、服务业便孕育而生。把船只在聊城段“挡了一下”,给聊城带来了400年的“烟火”繁华。

除了船工的吃喝玩住,聊城也成为停留交关税的方便之地。据历史史料,临清钞关居全国八大钞关之首, 鼎盛时期的税额占钞关总税额的四分之一,所以,聊城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因京杭大运河而汇聚的南北方船客,极大地促进了聊城商业与手工业的发展,同时也促进了聊城“市民文化”的形成,而此时的光岳楼虽为军事而建,但因后期军事功能少,成为聊城的景观建筑,成为文人雅士的“把酒临风、登高抒怀、吟诗作赋”之地。

一俗一雅,不过,我妄自揣测,聊城“市民文化”的“俗”,是聊城能够成为“历史文化名城”的主要原因所在,因为大运河带来的人气汇聚,形成了具有开放性、流动性、多样性的市民文化,它们成为聊城“运河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比光岳楼、傅氏家族、海源阁的“雅”,“市民文化”契合聊城“气质”,当然并不是否定光岳楼、海源阁等的文化价值,而是强调在城市开发,一味的跟“名人”攀扯关系,反而忽视了“市民化”对聊城产生的积极影响,这也可以称为聊城城市气质的“基因”所在。

这也是中国众多因“水”而兴盛城市的“基因”所在,比如重庆、扬州、苏州等。

笔者曾在《鲁菜“不好吃”》一文中提到,“火锅”这道市民化的饮食形式,要比鲁菜的地域分布要广,原因很简单,“火锅”源于1891年重庆开埠,码头上商贩纤夫买不起鲜肉,只能食用动物内脏,为了掩盖内脏的腥味,商贩纤夫便以辣椒等为辅料,麻辣烫、毛血旺、红油火锅自此而生。川菜从诞生,便起于市井,DT财经称之为“街霸基因”……

再看聊城美食,比如呱哒、熏鸡、老豆腐、羊汤、马蹄烧饼、热羊肚、酥肉、酱香鸡等,超然与鲁菜的“华贵”,地道的小吃,虽然不具备“街霸基因”,但在聊城可算得上“街霸”,而这也恰恰源自聊城“市民化”的熏陶,这在山东16地市中,可谓独特的存在。

其实,放眼山东16地市,众多城市承载了带动区域发展的重任,比如济南、青岛、淄博、烟台,东营、临沂等,相比这些城市,偏安于山东西部的聊城,并未被赋予更多的发展重任。

在济南、郑州等区域发展辐射之下,聊城尚有经济社会发展的余地,通过聊城五大优势产业:绿色化工产业、有色金属深加工产业、现代高效农业、纺织服装产业、文化旅游产业可以窥见,其中后三个产业,在运河漕运兴盛时,已经有了几百年的产业基础,像现代高效农业、纺织服装产业,也是基于聊城属于平原城市,以及黄河、运河的水资源,为种植农作物、经济作物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而文化旅游业发展也源自历史文化资源的集聚。

只是,自京杭大运河阻断、漕运缩减以来,聊城已经失去百年集聚的光芒,即便从20世纪90年代起,因“京九铁路”“亚欧大陆桥”的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倡议的提出,以及黄河上升为国家战略,能够手握多个“王牌”的聊城,只因“安逸”太久,反倒失去了抓住发展机遇的“底气”。

2016年12月《中原城市群发展规划》中,国家获准聊城受国家中部地区优惠政策;2018年5月,山东省出台贯彻落实《中原城市群发展规划》的实施意见,重磅提出显著增强聊城经济实力和区域竞争力;同年9月,山东省委又提出《关于突破菏泽、鲁西崛起的若干意见》,聊城同样被纳入。

从基础建设,到发展倡议、战略、规划、意见,可谓对聊城的发展寄予期许,但聊城显然忘掉了这是一座有5000年历史的城,即便有国家、省级层面的“硬核”支持,聊城对这些“支持”的回应和力度,在整个山东发展大势下,几近被淹没。

自2018年以来,山东省新旧动能转化的“节奏”以及高质量发展的“要求”明显提高。虽然一个城市社会经济的发展需要一定的政策支撑,但任何政策的落地,需要一座城市自身的“内生动力”,在这一点上,聊城却有一丝“暮气”,少了这座城市该有的“灵气”。

搜索相关新闻报道,聊城在环境保护、历史文化名城建设、综合排名考核等事情上,多次被上级部门“约谈”,回望聊城这几年的发展,略显被动和吃力,如此发展局面,既不是“历史文化名城”“江北水城”该有的,也不是“鲁西崛起”该有的。聊城的“市民化”“接地气”,甚至有一点“浪漫”,这些“初体验”,是来自这座千年的城的“历史氤氲”,作为城市的主政者,如何在这“历史氤氲”之上,上升一步,需要更多的主动和突破,聊城还有更多的发展空间。

“安逸”虽好,但不能长期的安逸,聊城“偏安”鲁西太久了。西望郑州,东望济南,北看京津冀,南看沪浙苏,城市之间的竞争越演越烈,坐拥地理、历史、文化、产业等多项优势资源的聊城,不能再“跟着跑”、“撵着跑”,而是要“自己跑”。聊城,不要继续“安逸”了。

(本文系新浪山东原创内容,转载请注明来源及作者信息。敬请关注微信公众号“新浪山东头条 ID:xlsdly”获取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