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30日夜,由济南量子技术研究院研发的小型可移动量子卫星地面站与“墨子号”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完成星地对接。这是全球首个小型化可移动量子卫星地面站。

  2019年,我市启动小型化量子通信卫星地面站系统项目。12月24日,该项目完成地面站部署,并与我国发射的世界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完成对接测试。12月27日,该项目通过专家评审,12月30日进行首次正式星地对接试验。

  中国科技大学教授、济南量子研究院执行院长张强介绍,小型可移动量子卫星地面站是量子技术产品化的一个突破。“墨子号”当时发射时用的地面站重达十几吨。经过上千次的实验,研发人员成功将地面站小型化。29日与“墨子号”对接的地面站经过小型化、集成化、产品化改造,重量仅80多公斤,不但制造成本大幅压缩,还可以装载在车上随时随地使用。

  一直以来,我国在量子保密通信领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取得举世瞩目的成果。2016年8月16日,“墨子号”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发射升空,在国际上率先开展量子密钥分发等三项关键技术研究,并于2017年9月29日在世界上首次实现北京和奥地利维也纳之间的洲际量子保密通信视频通话。同时,作为天地一体化量子通信网络关键一环,国家量子保密通信骨干网“京沪干线”建设完成,全线总长2000余公里,已经实现视频会议,交通银行、工商银行、阿里征信数据的加密传输等应用示范。

  当前,济南量子通信试验网已成功接入“京沪干线”,成为我国广域量子通信网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此基础上建设的“墨子号”量子卫星济南地面站,将开展量子密钥分发等相关技术研究,并对接济南网、党政专网等济南城域网络,进一步服务政务、金融、教育等领域需求,打造“量子+”应用示范新工程。通过“墨子号”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加快济南与世界的互联互通,支撑构建天地一体化广域量子通信网络。

  济南正掌握量子标准

  国内、国际两个话语权

  2019年,济南量子产业完成“从0到1”的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开始进入从“1到N”的应用探索。一年来,济南在产业规划、项目引进、标准制订等多方面发力,正逐步掌握量子标准国内、国际两个话语权。

  2019年1月30日,市政府发布《济南量子信息科学中心建设发展规划2019-2025》;3月14日,发布《济南量子信息产业发展规划2019-2022》;9月3日,《关于加快建设量子信息大科学中心的若干政策措施》颁布实施。这两个规划和一个政策的出台,为量子信息产业的成果转化指明了方向,为双招双引设定了路线图,为项目落地保障提供了政策依据。在省科技厅的支持下,“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量子科学研究联合基金”设立,该基金将连续三年帮助省内量子青年科技人才开发和转化科技成果。今年,首批6位青年专家已获批项目资助资金390万元。

  布局三大领域

  完善产业链条

  2019年,我市筹集资金3000万元,完成覆盖8000平方公里的济南党政机关量子通信专网二期建设,与一期并网运行;济南量子通信试验网正式接入国家量子保密通信“京沪干线”;搭建量子保密视频会议系统,实现大尺度“六地量子加密视频会议”,进一步扩展量子保密通信业务在国家骨干网络中的示范应用。

  按照产业规划梳理的重点方向和领域,高新区努力完善量子产业链条,探索采取股权投资方式促进量子产业发展。在精密测量领域,引进国际技术领先的原子重力仪项目;在量子通信领域,落地山东国科量子通信网络有限公司和山东高新量子有限公司项目,为山东省内量子通信网络建设和商业化运营奠定坚实基础;在应用领域,即将落地国家信息中心电子政务外网量子秘钥分发示范项目,这将试点基于量子技术的电子政务外网的安全保障,推动山东省成为该领域的标杆并向全国推广。

  另外,高新区还招商储备了量子计算稀释制冷机、云玺印章、窄线宽激光器、量子云视频会议等项目,初步形成从核心元器件研制、整机制造到系统集成及运营服务的量子信息产业链。

  全面启动国家标准制修订

  组建全球首个焦点组

  2019年,我市推动全国量子计算与测量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成功落地济南,国家标准制修订项目预征集工作全面启动;积极参与“中国标准2035”项目调研、“量子信息技术国际研讨会”和“2019中德标准化合作委员会会议”等标准化项目,使济南标准走向国际舞台;推动国际电信联盟“面向网路的量子信息技术焦点组”在济成立,济南量子研究院执行院长张强教授出任焦点组主席,并在济南成功举办焦点组第一次会议。

  2020年,我市还将承接量子信息科学国家实验室济南基地,启动量子大厦建设工程,争取利用社会资本开工建设量子孵化器;打造量子信息技术标准孵化平台和国际标准互联互通平台,推动量子信息技术领域国家标准的立项,组织修订量子计算与测量国家标准体系框架,开展量子计算与测量国际和国内标准预研;承接量子信息技术焦点组国内对口组工作任务,推动量子信息技术国际标准化,全面掌握量子标准国内和国际两个话语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