载入中...

《眼界》第9期:花灯-民间花灯艺术的精彩

山东省滨州市惠民县张大官村,是远近闻名的灯笼村,明宣德年间,惠民县就开始编织灯笼,清末为鼎盛时期,张丙华就是村里有名的三代传承民间艺人。【更多详情请戳>>>>>>>>>>】

 

在许多人儿时的记忆里,盼完初一,就是十五了。不为元宵,不为月亮,只为灯笼。手工小灯笼虽比不了电灯笼豪华,却更适合农村孩子串门走巷闹元宵,而这才是最原汁原味的元宵节。

 

做灯笼用的工具都是张丙华自己做的,有铁的,牛角的,也有木头的。如今,随着现代工艺制造业的发展和村民纷纷外出打工,坚持制作这种民间传统手扎灯笼的艺人已经越来越稀少。

 

芦子穿进做好的工具,分成五份。每一道工序都严格按照传统手工艺制作方法,这是代代相传的手艺,依靠手把手的传授,口头的纠正,最关键的是靠手艺人的悟性。

 

张丙华的妻子朱爱英拿着穿好的芦子开编。目前,张大官村制作灯笼的家庭仅有十七八户,艺人们也都普遍年近六十,后继乏人。

 

张丙华的嫂子邢玉凤负责编好后套在模具上调整成型。一根根苇篾子在艺人满是厚茧的手指间上下翻飞,每天四五点开工一直忙到晚上十一点才会休息。

 

张丙华拿着手里的灯笼又调整了几次,准备拿去糊纸。每年秋收过后至春节前是张大官村村民们制作手扎灯笼最为忙碌的时节,以家庭为单位,各自分工,每天从清晨四点忙到晚上八点。

 

糊灯笼的纸是张丙华自己画的,张丙华说自己从来没有学过画画,这些图案都是传下来的。透明的玻璃纸画上花鸟图案,灯笼两头再用桃红色的彩纸一包,一个手扎灯笼灯笼就做好了,玻璃纸透出苇蔑规整的菱形图案,甚为美观。

 

糊好的灯笼亮不亮取决于浆糊有没有涂在透明纸上。对于一位做了大半辈子灯笼的手艺人,张丙华熟悉制作流程的每一个细节,如同熟悉老朋友的脾气性格一样,能够很好的拿捏分寸。

 

妻子朱爱英将做好的灯笼穿在竹竿上。如今扎笼早已不是少年时力所能及补贴家用的手段,也不是为改善子女学习环境而打拼的动力,这一切都顺其自然,成为了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一串串的灯笼在天气好的时候拿到院子里晾干。制作灯笼“有感情了”是村里所有老手艺人普遍的心理感受。

 

张丙华给孙女点着刚做好灯笼。目前,手扎灯笼最大的市场位于沾化、东营等地,这与当地人新年祭祖挂灯笼的习俗有关。每年阴历十月开始,要经历长达80天的劳作,这段包含艰辛的历程将在元宵节前一天告一段落。

 

张丙华把91个灯笼捆成一盘,这样方便运输。如今这手艺面临后继无人的尴尬。曾今“宁借十吊钱,不把手艺传”,而今角色和地位发生逆转,纷繁浮躁的社会让年轻人与之渐行渐远,文化的传承只存在过往的点滴记忆中。

 

正月十五前,这些灯笼就会运到各地的市场上。新的一年,这些灯笼将会带给人们新的喜悦,这是传统手工艺带给人们的祝福,更是老艺人们献给这个世界的礼物。【更多《眼界》栏目请戳>>>>>>>>>】

 

文字:新浪滨州 董克洋

 

新浪滨州新闻中心出品